(过去投稿的文章,现觉得不太适合再投,就在这里发一下)
自十多年前独坐在高中校园的长椅上,初次翻开梭罗的《瓦尔登湖》,即被其中简朴的生活理念和对宁静湖畔的描写深深吸引。如今,我们身处于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消费主义和虚荣攀比的风气盛行的大环境中,面临着过度消费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近两年来,在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下,绿色消费理念、大地伦理和生态主义思潮在大众中已有初步萌芽态势,《瓦尔登湖》所倡导的简朴消费理念和生态审美主义作为对抗消费主义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方”,已具备被大众所接受的土壤。在这种大环境下,个人要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怎样在“遮住我们双眼的亮光”中保持清醒的生活?通过阅读《瓦尔登湖》,我在心中种下了热爱自然、坚守简朴、理智消费的种子,得以受益终生。
一、《瓦尔登湖》中的简朴生活实验
1845年,梭罗走进瓦尔登湖,在那里用极少的开支搭建小木屋,用两年时间观察周边自然,并在经济上过着简朴的生活。他把建屋、生活中的收支明细都详细列举在《瓦尔登湖》中,借此表明物质上的简朴生活是可以实现的。有人说,梭罗在书中所描述的自由、简朴的生活,虽让人向往,却未考虑到作为成年人应有的责任;有人说,梭罗只是个“假隐”,他在瓦尔登湖的真实生活离他所宣称的隐居和简朴相去甚远,瓦尔登湖的“神话”是不堪一击的。在个人对这本书的认识和理解中,梭罗并非瓦尔登湖的“隐士”,而是社会的“研究者”。他在这两年中所进行的类似“隐居”的行为,更像是一场实验,实验目的只是针对社会中工作与消费、虚荣与潮流等问题的批驳,对“人能否过上另一种生活、能否获取消费之外的快乐”的哲思,以及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吁、对追求精神生活和生态主义审美的倡导。《瓦尔登湖》并不是出世的,而是入世的。梭罗“隐居”般的出世行为、禁欲主义和一些被认为“偏激”的言论,目的是通过这种深刻的方式,解决当时社会中更大的问题。梭罗也在书中提到,希望“世界上的人,越不相同越好”、“每一个人都能谨慎地找出并坚持适合他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简单地遵循父辈、邻居的方式”。他不希望人们简单地模仿他的“隐居”生活,他在瓦尔登湖也并未久留,而是在“实验”完成后即刻返回了社会,足以证明梭罗的瓦尔登湖本就不是一个“因对社会不满而隐居于自然山水中逃避现实”的理想主义“神话”,而是一场“探寻能否在减少物欲、减轻工作量、维持最小的开销下生活下去,以此戳破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所共同营造的陷阱与泡沫”的现实主义抗争。对于这本书的理解和学习,也需基于这个视角,而非对这种行为的其它现实意义加以盲目模仿、引申及辩驳。
二、《瓦尔登湖》中的景观审美体验
梭罗在湖畔的两年时光,大部分用于观察和记录自然中各种景物与生物的美,而不局限于赞颂那些通常意义上大众认为“美”的风景。他记录湖水四季变幻的美丽色彩,也记录微不足道的“蚂蚁大战”;他在湖畔钓鱼,也俯身拾起一粒粒野果……他不以“美丽和丑陋”、“有用与无用”这样饱含情绪化和偏见的视角来看待身边的自然,也不以他所批判的“对自然的功利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为滤镜来看待自然,自然万物的美在他的眼中并无分别——这是纯真的、儿童般的视角,其中蕴含着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和“像山一样思考”的大地伦理观。《瓦尔登湖》中所占大量篇幅的自然景物描写,是梭罗于瓦尔登湖的美景中所获得的景观审美体验(名词来源于论文《景观审美体验的本质和生态》),那是在自然环境中所获得的一种让人极为满足的“无功利性愉悦感”。这类审美体验类似于“心流体验”或“高峰体验”所带来的感受,大多是意外发生的,可遇而不可求。独居于瓦尔登湖畔、专注于写作的梭罗,远离人际关系所带来的浮躁和纷扰,更具有亲近自然、与自然对话的合适环境和安宁心境。《瓦尔登湖》是一本安静的书,梭罗在景观审美体验所带来的愉悦中,尽情描绘出湖畔自然景物的缤纷多彩。尽管这些景物,包括瓦尔登湖在内,在大多数人眼中可能并不像书中描绘的那么引人入胜,许多人因此而无法理解此类描写,认为是“艺术化的”、“不现实的”,唯有和梭罗有类似体验的人才能读懂。读者在选择书,书也在选择读者。《瓦尔登湖》的阅读,需要平复心中的浮躁和杂念,在宁静的心态下加以感受和体会。
三、《瓦尔登湖》的现实意义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许多人将商家为促进消费而进行的“洗脑”手段奉行为真理,误以为消费代表了人的社会地位、消费可以彰显人的社会价值、消费可以代表人的品位和能力。人们沉浸于物质享受和消费所带来的满足感中,即使无力承担更高的消费水平,依然要不惜代价地追求以奢侈品、高消费为主导的“社会潮流”,而对于人本身的社会价值、创造与贡献的价值、良好人际关系的价值、大自然等精神审美价值则不予认可、视而不见,为满足无止境的物质欲望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满足虚荣攀比的欲望而导致“校园贷”、“假名媛”等社会问题。《瓦尔登湖》正是针对这种现象的一针“清醒剂”。消费主义带来的“快时尚”、奢侈消费等潮流,造成物质的冗余、重复生产和更多的资源浪费,盲目追求最新潮手机和时髦服饰的风尚,使得许多物品在使用期内就被丢弃,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虽然过度的消费主义会带来种种问题,反对消费主义也并不意味着必须模仿梭罗,推行禁欲主义和不消费主义,而是像梭罗所实践和倡导的那样,消费自己能够承担的、真正需要和喜欢的、有实用性的商品,不因盲目追求潮流或他人认可而囤积、丢弃商品,在消费时更多地考虑商品的使用价值,而非时尚与品牌,不负债、不浪费、量力而行。我们可以过自己想过的那种人生,而不是商家所推崇的、或他人眼中的那种人生。梭罗通过在瓦尔登湖的实践,为我们探寻出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有更多可能性,在物质消费之外,获得精神上愉悦体验的方式也有着更多的可能性。除了在大自然中寻得“免费”的愉悦感之外,阅读、创作、沉浸于爱好……都能使我们从中获得愉悦的感受。正如梭罗所说,唯有我们清醒的时候,天光才大亮。无论身处于怎样的环境,我都要永远将梭罗的瓦尔登湖在心里留存,在澄澈的湖水和安宁的山林之中,在太阳这颗“晨星”的陪伴之下,清醒地生活在“天光大亮”的美好自然景色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