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回乡琐记

回乡琐记

作者: 张永胜_永往直前 | 来源:发表于2020-08-09 14:43 被阅读0次

快两年没回老家了,孩子两岁多了,上次回乡还是它百天的时候。借着一周的假期,准备回去看看,见见乡邻,串串亲戚。


老家菜园

许昌经停

姐姐家在许昌,前半年疫情的缘故,和她也是一年没见了。于是,从洛阳出发,先经停许昌,住上一晚。

许昌很小,下高速很快就到了市中心。市中心离郊县近,姐家小区外就有不少农户售卖新鲜的农产品,便宜量又足,生活成本就低了不少。


外甥的一个书架

大外甥八岁了,是个十足的学霸,不但成绩好,还能说会道、擅长运动,这全是姐姐和姐夫用心培养的结果。房间里,书架有好几个,塞满了历史、地理等百科图书,估计有一两千本。这阅读量,让成年人汗颜。除了读书学习,足球、舞蹈、乒乓球将时间塞得满满当当。不过,最令人欣慰的是,孩子却兴趣十足、乐意参加。不得不感慨,现在的孩子太厉害了。

串串亲戚

在老家的主要活动是串亲戚。两年春节没走动了,压缩在两天时间里快速串了下。农村的道路修得越来越好了,除了有点窄,真的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有的村子还修了凉亭、小桥,种植了花花草草,这可是之前完全不可想象的。回来这几天持续高温,人们就聚集在高速公路桥下或初成树荫的路边,或闲聊,或打牌,如同乡村公园。

亲戚基本上都在老家,做的事情基本上没变化,种种地,打打牌。有个八十七岁的姑父,身子骨硬朗,竟然还每天骑着电动三轮车外出做废品回收。这个行当,他干了估计四五十年了。

老家经济

回乡的晚上在市区住,晚上溜达,发现周边饮品店特别密集,蜜雪冰城、古茗、烧仙草等密密麻麻,年轻人走在路上基本人手一杯。看一家奶茶店生意火爆,也排队尝了下,味道确实不错,后来也是每天一杯,成功融入本地生活。


商业街晚上在卖猫猫狗狗

和一个常住老家的同学聊天,得知老家市区的房价最高也快一万了,主要是高铁站附近,六七千一平属于正常了。老家的工业基础差,靠一份工作买房估计比较难。老同学开展多业经营,除了开了两个店,还跑运输,整体下来,收入还不错、无独有偶,年龄和我相仿的表姐,住在老家县城,也先后做了网吧、KTV、饭店多种生意。年轻一点的可以折腾,年龄大的也在外寻求更多务工机会。有个亲戚在某个大型养殖场务工,得益于行情好,月收入超万元;有个亲戚去了省城,正在接受培训成为月嫂。在一年年的春华秋实里,被时代裹挟着,老家人们的生活正悄然变化。


转眼一周的假期就过完了,与老家挥手作别,风雨中返程。老家的风景模糊在身后,再次回来又是几个春秋了。

相关文章

  • 回乡琐记

    我从W城回来,本来要到B地去的。途径L城时,猛然来了冲动,想停留几天了。因了这里离我的故乡只有三十多里,坐车也只半...

  • 回乡琐记

    ** 几十年保持勤奋工作,极少娱乐的父亲如今退休赋闲在家,之前我生怕他难奈清闲,憋出毛病,同时又担心他用脑过少,老...

  • 回乡琐记

    快两年没回老家了,孩子两岁多了,上次回乡还是它百天的时候。借着一周的假期,准备回去看看,见见乡邻,串串亲戚。 许昌...

  • 回乡琐记

    2011年6月25日,那天下着滂沱大雨,我从百里之外的金陵赶往家乡小城。因为潦草匆忙毕业,带着很多行李,便无暇顾及...

  • 回乡琐记

    2021年2月13日 星期六 晴 大年初二,阳光普照。立春过后,气温明显回升,晴朗的天气里出行,人的心情不觉有些惬...

  • 回乡琐记

    早上,喝过早茶就驱车回乡下。 最近,修葺老屋,妈妈问放在老屋的书还要不要,那是我们从小学到高中用过的课...

  • 回乡琐记(六)

    己亥正月初四,是被阿黑与芦花的咕咕声给叫醒的,它们总是规律地早起,也按时眠休。造物主颁布的律令,得到了它们的恪守遵...

  • 回乡琐记(一)

    戊戌腊月廿九,午后归半山老家。多云,风清,山一程,复一程,直至抵乡。途中见得许多玉兰,白的,紫的,在道旁,亭亭可喜...

  • 回乡琐记(二)

    戊戌大年三十,晨七时多醒。夜来与母亲同眠,她先起床做饭。我叫她留门,让晨光入户。之后,起床洗漱,走到厨房边侧的山头...

  • 回乡琐记(三)

    己亥大年初一,是在鞭炮与鸡鸣声中醒来的,但因为山村人少,声音并不混乱,反是热闹得恰到好处。洗漱过后,阿弟便匆匆出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乡琐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vl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