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李志的人,都绕不过《梵高先生》这首歌,它在2005年第二张专辑中被发行。2007年李志决定不再唱这首歌。
其实这首歌的歌词并复杂,其中“我们生来就是孤独”这句歌词重复了很多遍,而有时候往往越简单的歌词越触动人心。
2009年的李志,在还完20万的欠款后,再次在义乌的一个酒吧里唱起这首歌。这成了最经典的一个live版本,很多人在台下泣不成声。
高晓松曾说,歌词越简单,还能唱出感情的,其实越厉害。
而那时的李志并没有被人认为厉害,甚至赏识的人也很少。
李志曾在《98周围的浦口的那些弹琴往事》一文中,把自己描述为“一个19岁的愤青,一个内心极度自卑又极度安静的愤青”。
2004年的他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被禁忌的游戏》,封面的人物头像是B&B,那时的他还没有自信把自己的名字写到封面上。
李志为什么不唱《梵高先生》了?2005年,李志发行了他的第二张专辑《梵高先生》,当时有人说李志原意是唱完这首歌,就不再做音乐了,他用这首歌来告别他的音乐生涯。
讲《梵高先生》这首歌之前,我们先来讲讲梵高。梵高作为艺术家的一生其实也是悲惨的一生,生前只卖出过一副作品,在有生之年从未受人赏识。最后在抑郁症的折磨下,开枪自杀了。
李志在后来也曾说过,他说我当时就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好的音乐,就没有人买呢?
李志为什么不唱《梵高先生》了?也许在李志的这首歌里,他雷同于梵高,空有才华,却终生得不到赏识。而后来诸多因素的走红已是后话。
后来喜欢上李志的人,几乎都习惯那个在舞台上放荡不羁地笑,放荡不羁地抽烟,放荡不羁脱衣服地李志。人们戏称他为李逼。
而当年却还有个未证实的信息,在北京的小型live house愚公移山演出之前,李志和朋友们喝完酒,提出想去演出场地看看,他还是心里有些忐忑。到了演出现场,李志脱口而出:“这地方这么大啊!”
其实那时的李志并不像现在一样,生来自信,在舞台上就散发光芒。相反,在那段时间里,如同很多裹扎着碎片的青春一样,挣扎彷徨,流浪与孤独,或许他一样也没缺。
李志为什么不唱《梵高先生》了?他曾经在他的个人自传里,以旁观者的角度写过一段话:
有那么些年李逼穷困潦倒没有尊严。他经常走在深夜的街头寻找一张睡觉的沙发或者地板。他经常走在明媚的午后寻找一个盒饭或者面包。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没有人同情在意和理解他。他抬不起头,脑子里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出现一些幻觉。我要把他说的很凄惨吗?不可能,因为现实不是文字所能描述的。
而也正是那些写在最困苦日子里的作品,让更多人开始认识李志;也正是那些歌里最困苦的日子,让李志成为了“逼哥”。
从2004年出第一张唱片,到2009年出第四张唱片,滞销欠款20万,一个人一把吉他进行了70天35场的巡演还债,再到现在跨年演唱会的一票难求。
李志红了,而这些都是他应该得到的,就像荆棘里艰难的开出了一朵花。
而今的他依旧没有再唱这首歌《梵高先生》,他说心境变了,不是曾经的那种感觉了。不是他不喜欢了,这是一首对他人生意义重大的作品。而这些经历携带的感情不一定所有人都能感同身受。
就像这首歌希望传递悲伤无助的情绪,结果往往观众兴高采烈不能自己。或许不唱只是因为太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