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三首

作者: 昇夫 | 来源:发表于2018-12-06 19:59 被阅读179次

    今天再次读到杜甫的诗《江村》,有感区别于他一贯的愁苦。同时想到他的另外一首令人快乐的诗《客至》。这两首诗中看似平常的生活,在杜甫一生中却是难得的。感叹杜甫对人生命运的态度,而想到苏轼晚年作的一首诗《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又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读诗三首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茅屋,即杜甫草堂。在草堂刚刚建成之际,诗人作此诗借景抒怀,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

    在饱经战乱之苦,四处流离奔波后,来到朋友严武管辖的成都。生活暂时安宁,和妻子儿女同聚一处,得以享受天伦之乐。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甫写下了这首《江村》,描写了草堂周边环境和生活,以及当时欢快轻松的心情。

    只有在经受漂泊无依,人事变化无常之后,才渴望一份安稳。命运多舛,才会让人感叹平常粗茶淡饭也是一种幸福。想想年青时的豪情壮志,可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到头来,什么名利地位,不过过眼云烟。唯有健康平安,和妻儿一家子在一起,饱食衣暖,才是真正的幸福。

    眼前景依然是眼前景,所处的环境改变,心情的不同,眼前的景自然变得不同。

    读诗三首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春天,也就是草堂建成的第二年。这一年杜甫五十岁,在成都草堂所作。

    虽然是草堂,好歹也有个家,家人有个落脚的地方。家,在这里就是房子。没有自己的房子,居无定所,四处流离,滋味苦不堪言。

    这期间,应该是杜甫最安逸快乐的一段时光。

    相对安稳之后,有朋友得以来访。《客至》写的就是朋友来访时的情景。

    虽然茅舍简陋,家里也没有像样的陈设,拿不出贵重的东西来招待客人。但朋友也不见怪,得以“旧醅”尽余杯。

    人这一辈子,想想最快慰幸福的事之一,便是能有一二知己好友,常来常往。好友不嫌不弃,难得相聚。情真意切,可谓千杯不醉。尤其是贫贱之交,更是难得可贵。

    什么物质,只要情真,粗茶淡饭也胜珍肴。什么金钱地位,只要精神相通,或一方是另一方的贵人,千金可换酒,醉来同共被。

    在你潦倒不如意之时,还不忘记你的人,值得深交。

    读诗三首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东坡后半生,一样四处奔波,生活在贬谪的路上。从黄州到惠州再到儋州。一次比一次远离繁华,环境一次比一次恶劣。这有点像刘禹锡贬谪期间终作《陋室铭》,同样有不屈倨傲的精神傲骨,豁达胸怀。

    这首诗是在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得以天下大赦,苏东坡自海南岛北返渡海时所作。

    纵使诗人被流放到蛮荒恶劣气侯的海南,当他得以北归,也掩饰不住的兴奋之情。特别喜欢欣赏他这种面对挑战磨难,仍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和坚强自信、旷达豪放的襟怀。

    这让我想到宋诗人王禹偁的诗:“平生诗句多山水,谪宦谁知是胜游”。如此乐观的精神,读来也是会心一笑。相比杜甫的人生态度,又多了一份旷达洒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诗三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xu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