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想法成长励志
再见,弗洛伊德|我读《自卑与超越》

再见,弗洛伊德|我读《自卑与超越》

作者: 张言晓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2-12 20:04 被阅读39次
再见,弗洛伊德|我读《自卑与超越》

我们对心理学知道很少,提及心理学,我们会想起佛洛依德,作为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曾经写下《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最初发表于1900年,被誉为精神分析第一名著。它通过对梦境的科学探索和解释,找破了几千年来人类对梦的无知、迷信和秘感,同时揭示了左右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潜意识。

他有很多学生,与他一起工作学习多年,后来大多数都分道扬镳。

一月份我开始读心理学,发现心理学不仅仅只是佛洛依德那般简单,一切似乎都源于心理学,当我们的认知领域还处于对一切事物的懵懂状态,会发现心理学有很多看似玄妙的地方,比如,心理学会告诉我们要注意控制我们的潜意识,让我们去用精神战胜肉体等等,但是如果真的看心理学的书籍,你就会发现,心理学与生活的紧密程度非常大。

心理学的分支也很多,当你对心理学了解越多,就越发现自己对未知领域了解的越少。心理学的领域无穷无尽,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等,都会发现我们似曾相识的模样。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弗洛伊德学生阿德勒的名著《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的代表作。书中作者他告诉我们,理解一个人,就要从他的过去入手,而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则是与他对于过去经验的认识和理解相一致的。

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阿德勒与弗洛伊德是并驾齐驱的一位心理学大师。

阿弗雷德·阿德勒,曾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成员之一,后因分歧与弗氏破裂,创立个体心理学派,另建立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

其实弗洛伊德确实伟大,虽然很多心理学家后来与他因为意见不合而分开,但是我们所知的一些知名的心理学家都曾拜师与他。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主要是向我们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卑的情结,哪怕外在的表现的非常具有优势。有些人还通过表现出来的傲慢,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自卑。

01.什么是自卑

阿德勒在本书中提出的定义是,“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情绪便是自卑。”

这么看来,我们确实都存在着自卑的情绪。

每个人都想表现出自己的优越感,然而我们所认为的优越感来自我们自己的感官认知。我们常常希望改变目前的状态,这些被称为广义的自卑。我们内在的驱动力,驱使我们去改变对我们不利的影响和因素。

当我们在职业、社会合作、亲密关系等出现问题,就会表现出不安,这就是自卑的情结。

自卑对我们来说,就像硬币的两个方面,也无法说它对错与否。只要能从内心里控制好情绪,能够摆脱自卑的影响,达到超越,因为自卑而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可以转换为内心的动力。

02.如何超越自卑

自卑与自豪,在作者看来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

树立清晰的目标。很多心理学都强调目标对一个人的影响,我们也经常定下很多目标。每年会定一个大目标,也会定下若干个小目标。其实,人的目标就是内心最强有力的支撑。目标带来的动力,大于目标带来的阻力,人就会降低自卑感,也会产生前进的动力。

克服拖延症。人们通过懒惰和拖延,拒绝“通过努力有质量地完成工作”的行为模式,避免“努力后仍然失败”的可能,从而获得安全感。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有拖延的毛病,因为对工作不确定性的排斥,所以会主动找到更加容易的解决方式,那就是到节点的时候在开始做。关于如何克服拖延症,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找到合适的方式和方法,如果只是口头上说说,而没有行动,那么拖延症就会像自己的影子一样,伴随着。

如何超越自卑?作者是从教育者和治疗者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的。作者否定了遗传或者性压抑决定性格的观念,认为自卑是有希望被纠正的。

读了一遍《自卑与超越》,记住的其实不多,但是这本优秀的心理学著作,可以多读几遍,内心达到认可,再去践行,估计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关文章

  • 再见,弗洛伊德|我读《自卑与超越》

    我们对心理学知道很少,提及心理学,我们会想起佛洛依德,作为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曾经写下《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

  • 《自卑与超越》讲了什么?《一》

    《自卑与超越》讲了什么?《一》 《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的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统称是西方心理学三...

  • 生活的意义 1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本书作者是奥地利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大师,个体心理学的...

  • 一枝惊鹊-day1-《自卑与超越》-读书打卡

    《自卑与超越》的作者是奥地利的A.阿德勒,在心理学的研究上,他与弗洛伊德都有着同样的盛名。《自卑与超越》是他在个体...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不...

  • 行为的艺术胜过意识的驱动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提到心理学,相信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名字一定是弗洛伊德。《自卑与超越》一书...

  •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自卑与超越》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 记得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不管有...

  •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 每个人都有自卑感和优越感

    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是心理学三大巨头,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绕不过他们。今天就来谈谈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吧。 《...

  • 合作与奉献:打开生活意义之门的钥匙

    这两天,开始读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大家可能对阿德勒不太熟悉,对他曾经的领导,弗洛伊德及其《梦的解析...

  • 我读《自卑与超越》

    1、真正的意义是在与人沟通交流中得以体现的,每个人都在追求卓越,但如果搞不清楚自己的成功是建立为他人做贡献的基础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见,弗洛伊德|我读《自卑与超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hk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