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群中有群友聊到t/k變化的問題,有群友認為閩南語中t/k有互變的情況。如群友有說到如棘胸蛙(即石蛙),閩南有叫“石kang3”或“坑kang3”(音 降),也有少數如安溪、永春後字讀“tang3”(音 凍);還有安溪縣靠同安的群友說到他處隔年(次年)、隔天(次日)有說“間年、間日”,此處“間”讀為[tainn3],如本同安腔或偏同安腔應讀為[kainn3];再者有說臺腔中“同”讀[kang5]的,這就不好說是否t/k變了,因為我所瞭解到的閩南原鄉是“共”[kang7]。
閩南語中有“定母”讀k/kh嗎???這也讓我想閩南主流的骰子[tau5-a2],我處稱“六kau5仔”(音 六猴仔),漳浦也讀為[kau5]的,較早也有聽浙南網友說讀為[kau5];再如閩南主流拿取之意的“摕”[theh8(漳)/thueh8(泉)],我處有讀[theh8]也有讀[kheh8],兩音並存,同安網友有告知同安西柯也有讀[kheh8]。
“骰、摕”二字都是“定母”,可否說我處、閩南有定母讀[k/kh]情況???
閩南語中有“定母”讀k/kh嗎???綜上看對人的捉弄、擾動、搞鬼、算計的“kang7”(聲調比 江 低些)是否是同為“定母”的“動”???如:“伊真好創kang7儂。”(他很喜歡捉弄、算計……他人。),“阮小弟恁都孬去kang7著。”(我的弟弟、小弟你們不可以去捉弄、擾動……他。)。
起初我也以為是“共”字,今看更像是“動”。學習、瞭解、否定自己、重塑自己好像是挺好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