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8日凌晨5点,语文教学泰斗级专家于永正先生因病去世。斯人已去,世间再无于先生。回忆第一次听先生的教育报告,一切恍如昨日,依然历历在目。先生用终生教育大爱躬耕于桃李田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还一次又一次引发了教育同行的深入思考。先生的教育智慧永留人间,泽被后世;先生的师表楷模如木铎金声,天长地久。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于永正,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1962年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教育部召开“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推广其“五重”(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教学法。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3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徐州市成立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
从1984年至今,于永正老师应邀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作学术报告2000多场次,上公开课3000余次,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教海漫记》《于永正与五重教学》等多部著作。

善待生命:教育的真正起点——
如果非要为于永正先生做一个盖棺定论的中肯评价的话,我认为,于永正老师无愧为是一位名至实归、桃李天下的语文教学专家,无愧为是一位敬畏生命、善待儿童、知行合一的当代教育大家。

可以说,先生用自己在语文教学一线一辈子的学习与实践,完成了一个教育工作者从懵懵懂懂、跌跌撞撞到炉火纯青、挥洒自如的道德觉悟与精神蝶变。这是一场倾其一生时间、精力、智慧的探索发现之旅。先生聚焦发力在语文教学领域,一步步、一层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难而易,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朝向教育的源头与本质,筚路蓝缕,风雨兼程。

退休之后,先生对教育的假设与思考 ,更加客观理性,更加淡定从容,更加靠近本源真相。这里既积淀着自己对职业生涯的回味反思,也有作为一位教育智者对生命的大彻大悟。——先生在耳顺之年曾经满怀眷恋与期待地写下了下面这些发人深省的肺腑文字:

如果时光老人再给我十几年的时间,让我重教一年级,上课时我会关注每一位学生,不再只是关注教案、教学……
如果让我再教一届学生,我会让学生从我这里体会到尊重、平等、民主……
假如我回过头来再从事教育,我会视学生为朋友,我甚至不会称他们为“孩子”——叫他们孩子,那意味着我是长者,“平等”就不会发生……
如果让我再教一届学生,我不会再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
如果我再从事小学教育,我会经常把十个手指头伸出来告诫自己:这就是你的学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如果让我再教一届学生,我希望成为学生的导师,而不是教师……
如果我再教小学语文,我会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不但多读,还得多背——在初知大意的基础上,多背点经典诗文。
……

先生用一生的追问与探寻告诉我们:敬畏生命,才可能接近教育的本源;善待生命,才是本真教育的真正起点。

努力跟着大师做教育,读着经典做教育,围绕生命做教育,立足元点做教育,我们可能不用等到白发苍苍就已经行走在教育的天道之上。
——先生的实践就是后来者最好的路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