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讲堂十一印泥
我们如今看到的印谱,钤印出来的都是红色的,你可能会觉得笔者这里的说法很奇怪,盖出来的印文不都应该是红色的么?
实际上,秦汉玺印,皆用泥封。到了晋朝之后,纸张和绢帛逐渐取代了竹木、简牍,封泥慢慢废除。用印章蘸上印色钤盖在纸上或者绢面之上,一直要到南北朝时才开始通行。
另外,据记载唐人还有用墨色来盖印的,在敦煌石室发现的唐人写经上,虽然大多是朱印,但是也偶尔会见到墨印的。
历史上还有些特别的规定,例如中国一向以孝为先,如遇父母丧,百日之内私人用印要用黑色代替红色;明清时期凡遇国丧即皇帝驾崩,百日之内官印改用蓝色。
我们在书画作品上使用的印泥,其制法及质量当然要比古代印色好很多,而成为一项专门的技艺,是明代以后的事情。
印泥
这里要说的印泥,专指书画、篆刻用的印泥,相对现代办公用的实用印泥来说,可以称之为艺用印泥。
在一般的书画店都有出售,购买时,常常会看到朱砂印泥、硃磦印泥。朱砂印泥是用漂制朱砂时沉淀在乳钵最下层的的朱砂制成;而硃磦是用漂制时较上层的朱砂细末与艾丝、油等调制而成的。所以哪个好,哪个差一些你就该知道了。不过其实从价格上也可以了解。如果你是学习用,那么买朱砂的吧。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个小知识,以防大家购买时有误会。不论你是去西泠印社买印泥还是去哪个专业制印泥的地方买,一般都是论两,但是这里的两,是古代重量单位十六进制的两,大约三十克,不要闹出那种以为受骗去理论的小误会。古代一斤是十六两,所以成语有半斤八两之说。
朱砂印泥,呈深紫红色,也称紫红砂,颜色鲜红带紫,厚重沉着,最为美观。而硃磦印泥,颜色成红黄色,比较清雅。如漳州的八宝印泥,多采用硃磦、珍珠、黄金、梅片等材料制成,为硃磦印泥的上品。
大家可能迷惑了,又说硃磦印泥好,又说朱砂印泥的最为美观,到底哪个好。我说只要是质地细腻浓厚,色泽鲜美沉着,能清晰地显现印文的神韵和立体感,最关键是不渗油,暑天不烂,寒天不冻,久不褪色,就是好印泥。用来钤印单枚印章,笔者喜欢朱砂印泥,特别是带点深紫色的古色印泥。配书画的话,要看你配的什么画,如果书画是清新淡雅的,配硃磦印泥钤印印章似乎更好,如果是富贵牡丹图这样的作品,那么朱砂印泥似乎更佳。
印泥按颜色有红色、蓝色、黑色、黄金色、绿色、古色。红色印泥还分为朱砂、硃磦、朱红、广磦。
在制作印泥的时候,往往在硃砂、硃磦中加调洋红,或者加调银朱,所以加调的原料不同,那么名称也不同。
归结起来,不管名称为何,印泥都是以质地细腻浓厚,色泽鲜美沉着,暑天不烂,寒天不冻,不渗油者为佳。说的有点虚无的感觉,买点西泠印社的最便宜的印泥,自己刻一方印章,钤盖出来,感受一下,再看看印谱,慢慢体会一下吧。艺术很多时候跟个人的喜好是相关的,我们在了解艺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审美之后,再在实践中慢慢融入自己的喜好和感悟。
笔者最为钟意的是古色朱砂印泥,特别是单独盖印,或者钤印都是印文的作品。
邓三木先生曾写道:“朱制印泥,色宜带紫,质宜深厚,然同一紫,紫而艳则可,紫而黯则不可;同一厚也,厚而匀则可,厚而粗则不可。必须硃细而不堆砌,油匀而不沈晕,绒韧而不粘滞,色泽鲜艳沉着,适合正赤者,方为佳品。”
下面的图片是笔者修改印章时钤盖所用的印泥和真正钤印所用的印泥,首先颜色是有差别的,其次,你近距离可以观察到里面的细微不同,好的印泥是细腻的,颜色是厚重艳丽的,不是那种明艳的艳丽,借用古董节目的一个词,不是泛着贼光的艳丽。
一般的,用于修改时钤印 西泠印社出品的印泥使用的注意事项:
刚买来的印泥是不用调制,可以直接使用的。如果时间放的比较长了,印泥有些发干发硬了,需要加一些书画印泥油调制一下,切忌加文具店出售的红印油,也可到书画社或者专门制作的地方加油修整。
如果你买回来印泥不经常使用,那么最好隔月用骨质印箸翻拌,防止泛油和朱砂下沉。调制的方法是拿一支印箸,然后用印箸搅拌,不断将底部的印泥翻至顶部,不断的顺着同一方向翻拌,拌好的泥呈馒头状中间略高的扁圆形。翻拌的时候不要用其他坚硬材质的物品替代印箸。这里笔者告诉大家可以用不用的牙刷的刷柄来做印箸。
印泥要放置在瓷质的容器中,切忌不要放在金属、漆器及紫砂、石制品内存放。
如果调用另一种印泥,之前一定要擦净印面。
钤印前,应该将印面清理干净,以防污染印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