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和"随感

作者: 石竹 | 来源:发表于2021-06-26 06:39 被阅读0次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与位育可以互为因果,中和可以导致位育,位育也可以引发中和。

对养生而言,心趋向中和状态,身体气血五脏各就各位,四肢百骸得到滋养;五脏平衡和谐,气血通畅,神意也容易中和。

中和状态对外界有良好的作用,而善待世界,也利于内在走向中和。

静时要中和,视听言动也要中和,精气神都要中和。

念"中"字决,保持善念,就是在致中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本固而道生"。

相关文章

  • "致中和"随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与位育可以互为因果,中和可以导致位育,位育也可以引发中和。 对养生而言,心趋向...

  • 致中和

    我们都想在物质世界中过得更好,活得丰盛,富足,自在,甚至成佛成圣。可人性的贪嗔痴慢疑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烦恼,大部分人...

  • 致中和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闻,恐惧乎其所不睹...

  • 致中和

    精神劳则越,耳目淫则竭。

  • 致中和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

  • 致中和

    永远不要去逃避当下的每一个感觉。感觉来到时,你一定要随顺的去体验每一个感觉,不要逃避。 如果逃避,之后这个感觉还会...

  • 致中和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 致中和

    致中和,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礼记》中庸篇上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

  • 致中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

  • 致中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中和"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ba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