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正念思维——近的思维

正念思维——近的思维

作者: 常元芳 | 来源:发表于2019-08-19 18:35 被阅读0次

一· “做正确的事”和“把事做正确”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前者可以称之为近的思维,后者为远的思维。所谓近的思维,就是把注意力专注在当下的,真实的,强调的是此时此刻,关键在于“做当下能做的事”,它让我们聚焦在那些我们能控制的事情上,从而减少紧张和焦虑。这个世界唯一确定不变的就是它始终在变化,而近的思维就是一种能够容纳变化的语言;相反,远的思维关注的是想象中的,抽象的,它会让你远离和当下的真实接触,虽然它会让人焦虑,但是却能够替我们省略加工加工需要的认知资源,因为远的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抽象化,规则化,让目标的实现多了些确定性。

当你要实现远方的目标时,如果始终抬头仰望星空,不一会儿就会脖子酸痛,但是如果你将注意力放在脚下走的每一步上,你深知你所走的每一步都会离目标更近了一步,所以你会更加有信心和耐心,你所走的每一步都会充满平和喜乐。

二· 我很喜欢‘动机在杭州’老师讲的一个故事:“从前一个小和尚跟着老和尚下山去化缘,回到山脚下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小和尚看着前方,非常担心的问老和尚:师傅,现在天这么黑,路那么远,山上还有悬崖峭壁,飞鸟走兽,我们就只有一盏小小的灯笼,这该怎么回家呀?  老和尚平静的看着他,说了三个字:看脚下。”

对,实现目标的过程并没有那么困难,也许就是——看脚下。

回想起在准备保研的那段时间,每天想起自己的目标,虽然会有一股动力涌现出来,但同时面对现实的压力,焦虑会像潮水般袭卷而来,这时,转变视角就极为关键了,我会问自己两个问题:“我现在能做什么?我愿意去做吗?”当我思考目标之后,专注在当下能做的、正确的事情上,内心的焦虑就逐渐熄灭,因为每复习一个知识点就离目标更近了一步。

三· 在读研阶段,一个较大的目标就是如何发一篇SCI论文,每每想起这个目标,又抬手摸着自己的头发并估摸着自己的发量,总会让人焦虑不堪,而转变视角之后,我把注意力聚焦在我能做的、正确的事上——就是多去读文献获得灵感,多去做实验获得数据。当我专注在“做正确的事”上,焦虑感就会减少很多

“做正确的事”就是实现目标的源头活水,它为实现的过程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从此,目标不再是无源之水,不再是镜花水月。而结果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禅定时刻:昨天晚上,和一位在美留学的同学交流许久,发现在世界顶级大学的博雅教育培育出来的学生,与人交流时所散发出来的“咄咄逼人”的精英思维,让自以为视野广阔的我也为之惊叹,他说:你一定要把自己阅读和学习所获得的思想发出来,本来不常发朋友圈但却经常写作的我,仔细思考之后,便把自己的每日思考和写作,从另一个平台上搬到此地,和大家一起交流和学习!

相关文章

  • 正念思维——近的思维

    一· “做正确的事”和“把事做正确”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前者可以称之为近的思维,后者为远的思维。所谓近的思维,就是把...

  • 正念思维

    10.25正念思维 近的思维与远的思维两种方式,近的思维是真实的、丰富的正项的思维。远的思维是负能量的,担心不...

  • 近的思维方式——正念思维

    一条河流要流动起来,有三个条件:张力、河道和源头活水,源头活水,就是与现实接触,也即是近的思维方式。 近的思维方式...

  • 20丨正念思维:如何活得不焦虑?

    20丨正念思维:如何活得不焦虑? 思维这条河流动起来的第三个条件——与现实接触。而近的思维就是一种与现实接触的思维...

  • 自我发展心理学20丨正念思维:如何活得不焦虑?

    正念思维:如何活得不焦虑? 关键点:源头活水-与现实接触 一、区别近远两种思维方式 二、远的思维存在于三大天王 三...

  • 《工匠精神》 第三章:工匠之道——正念引领生命新航道

    工匠精神的五大正念: 正念一:做事先做人 正念二: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正念三:因果思维 正念四:精进思维 正念五:利...

  • 20 自我发展:一条不断延伸的路

    内省思维、正念思维、情感激发思维、行动思维、关系思维、辩证思维 情感激发思维最为有感触,通过觉察自己,跟自己在一起...

  • 自我发展心理学-21

    20丨正念思维:如何活得不焦虑? 一条河流动起来之源头活水。——与现实接触 一、近的思维方式:与现实接触 现实中随...

  • 你的思维是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前文说到了近的思维:与现实接触。焦虑大多是因为抽象的、概括的想法和观点。应对方式就是:把远的思维调近,也就是正念思...

  • 正念思维

    思维方式如果具象化到距离的维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远的思维方式,一种是近的思维方式。 远的思维方式就像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念思维——近的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be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