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烦,好烦,我爸妈又催我结婚了?”“这一次,给我下死命令了,必须结婚!”最近又有不少朋友向曼陀表示父母逼婚带来的烦恼,在这之中有一些朋友的状态令我注意到,逼婚的根源不在父母而在于年轻人自己。
父母的“为你好”令你不堪其扰
的确,我们父母这辈人对于孩子的爱意没有边界意识,他们会过于强调自己的责任,并把孩子当作他们的唯一精神寄托,对于自己孩子的人生有一种强烈的掌控欲,在孩子的人生中走来走去时,他们在打着“为你好!”的旗帜时,总会以“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多”这类其实不太符合逻辑的话语来表现自己的专业度。
在人情社会,普通亲朋好友的为你好,都能让你拒绝显得左右不是?若当日渐老去的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帜,对于年轻人来说,效果是成倍成倍增加,再加之考虑到父母身体健康等因素,年轻人除了沉默以对,又能说什么呢?不断地容忍父母对其生活细节上的包括但不限于今天吃了些什么的盘根问底,以及人生大事上的指指点点,以及强行介入。
对于适婚年龄段的年轻人,结婚在大多数父母眼中属于绝对命题,而且这个命题之下,父母与年轻人想法不同的核心一处在于认为,感情可以在相处中培养起来,这个时候不爱不等于以后不爱,觉得人好就可以结婚。当然,这个人好的评判标准,是以父母辈的择偶标准而定,这种传统思想与年轻人追求爱情的思想相背离,代沟的存在令你无法说服父母,父母也无法说服你。
湖南台的《我家那小子》与《我家那闺女》还让更多父辈们找到理由“对付”年轻人,你看他们事业有成,不也被催婚吗?他们的父母不也希望他们找个对象,生个娃让他们安心吗?你怎么就不懂我们的苦心呢?究竟是父母太固执,还是你不懂事其实大家都各自有答案。
你没管好自己,还怪父母操心
可为什么这么多父母一定要选择逼迫孩子去结婚呢,甚至不顾孩子的意愿强行插手这件人生大事,追根溯源其实问题不是出在父母身上,是出在被逼婚的人身上。(当然,也有一部分朋友的父母是属于被旧观念绑架,如认为女人就该结婚这类想法的父母就不在此列,此前我写过的《让她漂亮的活着不好吗?》也算是一种,今天探讨的是大多数面临的逼迫原因。)
被迫相亲的人,你需要问一问自己,是否向父母展示了你拥有好好照顾自己的本事,这个本事不是指你能挣多少钱,而是你是否具备将自己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的能力。
比如,虽然你一个月只是挣几千元钱,但你拥有一手好厨艺,把自己每天的饮食安排得清楚明白,坚持锻炼身体,并且不断的在工作或是生活中保持学习的能力充实自己,这种对自己身体的照顾,也能令不少父母放下一部分担忧。而若是你一个月月入几万,但是每天饮食起居颠倒,隔三差五还会因为忙吃不上饭,那你绝对会被父母催婚的,哪怕你说你能找保姆照顾自己都不会被认可,他们会认为你需要一个人来帮忙照顾。
所以,在埋怨父母之余,朋友们想想自己身上有没有让父母看到你不缺人照顾的底气呢?
如果你能全方位无死角的照顾好自己,并且同时拥有照顾父母的能力,父母们若是不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你想要寻找灵魂伴侣的爱情念想时,那就真的是他们有问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