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有一句话″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意思是说″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
苏轼的一生,一直在贬谪的路上,但无论身陷怎样的种种变故,他都能够在无常中发现生活之美。
当他被贬惠州时,摇身变成美食家。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品出生活之美的人生滋味,活出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他创制出江浙名菜″东坡肉″。并赋诗曰:″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
苏轼于琐碎细微中获得一切可能的美好和快乐。
在黄州的某个春日,苏轼与朋友相携去沙湖游玩,却在路上遭逢大雨淋身。
他缓步自若,静听穿林打叶声,悠然欣赏雨帘中的美景,享受与自然相互倾听。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淡定从容和博大胸怀才让他在沉浮荣辱中修养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孔子曰;″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意思是说,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仍有可能只达到中等目标,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目标,如果一开始就制定的是低目标,那恐怕是一无所得了。
这句话告诉人们,无论是治学还是立事,一定要志存高远,并为之努力奋斗,才有可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吉格勒定律由美囯行为学家吉格勒提出,内容是当一个人设定了一个高目标的时候,这个人实际上已经达成了这个目标的一部分。
目标是方向,是旗帜,当我们的人生树立了远大目标时,我们的事业就会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
气魄大方可成大,起点高才能至高。
美囯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在12岁那一年,随着父亲驾着马车到城里,偶然间见到一部以蒸汽做动力的车子,他觉得十分新奇,并在心中想着:既然可以用蒸汽做动力,那么用汽油应该也可以,我要试试!
虽然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从那时候起,他便为自己立下了20年内完成一辆以汽油做动力的车子。
他告诉父亲说:″我不想留在农扬里当一辈子的农民,我要当发明家。″
然后他离开家乡到工业大城市底特律去,当一名最基本的机械学徒,逐渐对于机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工作之余,他一直没有忘记他的梦想,每天从工厂下班后,顾不上休息一下劳累的身体,仍孜孜不倦地从事他的研发工作。
29岁那年,他终于成功了。在试车大会上,有记者问他:″你成功的要诀是什么?″福特想了一下说:″因为我有远大的目标,所以我获得了成功。″
人生在世当立志,心志要坚,意趣要乐。理想是力量的源泉、智慧的摇篮、斩棘的利剑。
明朝时期,李时珍背弃父亲要他读八股文科举入仕的愿望,一心阅读医书《神农本草》,发现其中很多中药没有详细记载,决心认真编写一部详尽的医书。他对书中的每一种中药都十分认真地考证,经过30多年终于完咸《本草纲目》巨著。
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小时候的一次触动,萌发了做一个桥梁专家的念头,为此他每天刻苦钻研,艰苦奋斗。日以继夜的学习,时时刻刻都在思考问题,在各种辛酸和挫折面前,他从不放弃,因为有一股强烈的力量支撑着他,这就是他的志向和目标——成为一名桥梁建筑专家,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果一个人从一开始心中就怀有高远的目标,就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眼界,逐渐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方法,让每一步都向着目标的方向前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