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当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我不会回答时,我心里非常紧张,害怕老师会点我名字让我回答问题,于是我的眼光就刻意避开老师的目光。
这时我的心里想的全是希望老师不要叫我,而不是思考怎么样去解决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
所以如果当老师这时候真的点到我来回答问题,我的内心就只剩下羞耻感,因为在众人面前竟然回答不出问题来。
如此一想就可以完全理解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出的这些观点是多么的伟大。就是在保护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保持乐观,而不要被自卑打败呀!
“永远不要急于打出不及格分数。请记住,成功的喜悦是促使孩子变得更好的强大情感力量。请注意,永远不要让孩子内心的这种力量消失。如果没有这种力量,任何教育技巧都无济于事。”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让我非常感动。有多少老师成为大人以后,就忘记了自己儿时的模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人师者不可能不明白。有时候我们只是忘记了,人与人相处之间最简单的“换位思考”。
我们千万不可忘记,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其实说到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啊!
“如果这个学生的眼睛告诉我,他还没有准备好回答,那我就不会评定他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知识。 ”如此,才是真正把学生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一个人。
当教育教学工作是建立在人与人平等交往的基础上,学生才能体会到教师是真正的尊重与关心自己,这样学生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活动过程中,而不是把精力全用来担惊受怕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