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禅禅海拾珠
《妄尽还源观》译注(六)

《妄尽还源观》译注(六)

作者: 3b7f0e2b54a7 | 来源:发表于2016-03-07 13:32 被阅读114次

    六.行四德

    本段大意:

    “四德”是在前面“一体”、“二用”、“三遍”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发心修行的基本原则和所成功德。“四德”基本可与“四摄法”对应。

    “随缘妙用无方德”分层次解释随缘和妙用,强调,菩萨要观察众生的根机,应机设教,观机逗教,随缘普度众生而妙用无方。“随缘妙用无方德”对应“四摄法”中的“同事摄”。

    “威仪住持有则德”说明通过修行“行、住、坐、卧”四威仪体现真如妙用。菩萨“行、住、坐、卧”威仪整肃,以一种良好的德行摄受众生。“威仪住持有则德”对应“四摄法”中的“爱语摄”。

    “柔和质直摄生德”说明菩萨普度众生所具备的品质。菩萨摄受众生必须悲智双运。具有大智大悲的菩萨,才完全能够契理不变随缘,契机随缘不变。“柔和质直摄生德”对应“四摄法”中的“利行摄”。

    “普代众生受苦德” 说明菩萨普度众生所行功德。菩萨普度一切众生,冤亲平等,代一切众生受苦,心无憎爱。“普代众生受苦德”对应“四摄法”中的“布施摄”。

    【自下依此能遍之境而行四德。谓依前一尘能遍之境。而修四种行德。】

    译文:

    下面是依凭这能够周遍的境界而修行四种行德,即依凭前面的一粒微尘能够周遍的境界而修行四种行德。

    注释:

    【一者随缘①妙用无方德。谓依真起用。广利群生。众生根器②不等。受解万差。乐欲不同。应机③授法。应病与药。令得服行。维摩经中具明斯义。】

    译文:

    (四种行德中),第一个是随缘妙用无方德,叫做依凭真如自性生起种种妙用,广泛利益众生。众生的根器大小不一,信受信解的程度千差万别,爱好和欲望不同,应该根据众生根机传授佛法,对症下药,令其能够信受奉行,《维摩诘经》对这个意思讲得很充分透彻。

    注释:

    ①随缘:随顺因缘、顺应机根之缘而定行止。外界之事物来,与自体以感触,谓之缘。应其缘而自体动作,谓之随缘。如水应风之缘而起波。真如之于诸法,佛陀之于教化,皆然。

    ②根器:植物之根能生长枝干花叶,器物能容物,然所生所容,有大小、多寡之不同;修道者能力亦有高下,故以根器喻之,俗谓学道者为有根器即此义。

    ③机:根机、机缘等之意。即具有遇缘而发动之可能性,亦即堪受佛陀教法之素质能力。上机授之以六度,中根授之以十二因缘,下根授之以四谛。

    类解:

    鸠摩罗什译《维摩诘经》中说:“近无等等佛自在慧。十力无畏。十八不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而生五道以现其身。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

    【又。以大悲故。名曰随缘。以大智故。名为妙用。又。不坏假名①而常度众生。故曰随缘。了知众生性空。实无度者。名为妙用。又。理即事故名随缘。事即理故名妙用。又。真不违俗故随缘。俗不违真故妙用。又。依本起末故随缘。摄末归本故妙用。】

    译文:

    又因为大慈悲的原因而不为无边所寂,叫做随缘,因为大智慧的原因而不为有边所动,叫做妙用。又因为不破坏世间法而长度众生,叫做随缘,领悟众生自性本空,实际没有可度之人,叫做妙用。又因为理体即是事相,叫做随缘,事相即是理体,叫做妙用。又真谛与俗谛不相违背叫做随缘,俗谛与真谛不相违背叫做妙用。又依凭自性本体而生起万有叫做随缘,将万有摄归本体叫做妙用。

    注释:

    ①假名:一就名所释,诸法本无名,以人为假付名者,故一切之名,虚假不实,不契实体。二就法而释,诸法为因缘和合而成,无真实之体,故不可自差别,假名仅有差别之诸法,离名则无差别之诸法,故指诸法为假名。

    【良以法无分齐。起必同时。真理①不碍万差。显应无非一际。用则波腾鼎沸。全真体以运行。体则镜净水澄。举随缘而会寂。】

    译文:

    确实是诸法平等,一时顿现,真如理体不妨碍生起万法,外显之作用与内隐之理体互相交融无有差别。作用如波涛汹涌,生起时真如理体不动,真如理体如澄净水面,在万法里面体会到清净寂灭的自性。

    注释:

    ①真理:真如、法性、诸法实相等。

    类解:

    法藏大师在《华严经义海百门》中说:“法无分齐。现必同时。理不碍差。隐显一际。用则波腾鼎沸。全真体以运行。体即镜净水澄。举随缘而会寂。”

    【若曦光之流彩。无心①而朗十方。如明镜之端形。不动而呈万像。故曰随缘妙用无方德也。】

    译文:

    如同光彩闪耀的朝阳,无分别遍照十方世界,如同端正形相的明镜,不动而能呈现外面境界万象。所以叫做随缘妙用无方德。

    注释:

    ①无心:指离妄念之真心。非谓无心识,而系远离凡圣、粗妙、善恶、美丑、大小等之分别情识,处于不执着、不滞碍之自由境界。《宗镜录》卷八十三中说:“若不起妄心。则能顺觉。所以云。无心是道。”

    类解:

    法藏大师在《华严经义海百门》中说:“若曦光之流采。无心而朗十方。如明镜之端形。不动而呈万像。”

    【二者。威仪住持①有则德。谓行住坐卧四威仪也。大乘八万。小乘三千。为住持之楷模。整六和②之紊绪。出三界③之梯蹬。越苦海④之迅航。拯物导迷莫斯为最。】

    译文:

    (四种行德中),第二个是威仪住持有则德。即行、住、坐、卧四种威仪,大乘有八万细行,小乘有三千威仪,是住世护持佛法的榜样,可以整顿六和敬混乱的情况,是出离三界的阶梯,是超越苦海的快船,拯救引导迷途之人,没有比它更适合的了。

    注释:

    ①住持:住世护持佛法之意。

    ②六和:指六和敬。菩萨与众生有六种和同爱敬:(1)身和敬,身和同住,是身体的和平共处。(2)口和敬,口和无诤,是言语的不起争论。(3)意和敬,意和同悦,是心意的共同欣悦。(4)戒和敬,戒和同修,是戒律的共同遵守。(5)见和敬,见和同解,是见解的完全一致。(6)利和敬,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体均沾。

    ③三界: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分为三种,(一)欲界;(二)色界;(三)无色界。

    ④苦海:指各种苦难之世界,亦即生死轮回之三界六道。众生沉沦于三界之苦恼中,渺茫无际,犹如沉没于大海难以出离,故以广大无边之海为喻。又以有情生死流转其中,无法超拔,故称苦轮海。

    类解:

    “越苦海之迅航。拯物导迷莫斯为最”:法藏大师在《般若心经略疏》中说:“实谓曜昏衢之高炬。济苦海之迅航。拯物导迷莫斯为最。”

    【但以金容①匿彩正教陵夷。传授浇讹②师于己见。致使教无纲纪。滥挹淳流③。得失齐举。妄参真净。故令初学触事成非。不依经律。混乱凡情。自陷陷他。甚可悲矣。】

    译文:

    但是因为佛教衰败,(很多人)以自己浅薄不实的见解传授佛法,以至于佛教没有法度,错误见解广泛流布,正确和错误并存,虚妄分别之法与真实清净之法混杂在一起。所以令初学者错误理解事相,不依据经藏和律藏,而依据混乱的凡俗情感,自己不能成就并导致他人也不能成就,真是非常可悲。

    注释:

    ①金容:金色之容貌,佛身也。

    ②浇讹:浮薄诈伪。

    ③淳流:广泛流行、传布。

    类解:

    “传授浇讹师于己见”:《指月录》卷三说:“(阿难)尊者一日入竹林。闻比丘诵偈曰。若人生百岁。不见水潦鹤。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尊者因为正之曰。不然。佛云。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于是比丘以闻其师。其师曰。阿难老昏矣。吾语是也。异日尊者复经竹林。见比丘诵偈如前。尊者诘之。闻述其师言。”

    【故瑜伽论云。非大沈非小浮。常住于正念。根本眷属净①修梵行。】

    译文:

    所以《瑜伽师地论》说:不昏沉,远离劣恶作者,不掉举,离非处恶作者,心常摄受于正念,于究竟时及方便时,清净地修行梵行。

    注释:

    ①根本眷属净:依止正愿,安住具戒,即究竟时,叫做根本净;轨则所行,皆悉圆满,即方便时,叫做眷属净。

    类解:

    “非大沈非小浮”:僧肇法师在《宝藏论》广照空有品中说:“夫入道之径。内虚外净。如水凝澄。万象光映。其意不沈。其心不浮。不出不入。湛寂自如。内外不干。识物不关。各任其一。复何用言。”

    《瑜伽师地论》卷十六中说:“非太沈太浮。恒善住正念。根本眷属净。而修行梵行。”

    【华严经云。戒是无上菩提①本。应当具足持净戒。】

    译文:

    《华严经》说:戒律是无上菩提的根本,应当圆满地受持清净戒律。

    注释:

    ①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诸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大菩提。

    【梵网经云。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①。】

    译文:

    《梵网经》说:无量菩萨依靠受持戒律得成佛果。

    注释:

    ①成正觉:得成佛国。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

    【起信论云。以知法性体无毁禁。是故随顺法性行尸①波罗蜜。所谓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远离贪瞋欺诈谄曲邪见②。亦应远离愦闹。少欲知足③。乃至小罪心生大怖。不得轻于如来所制禁戒。常护讥嫌。不令众生妄起过罪。用此威仪住持。以化众生也。】

    译文:

    《大乘起信论》说:由於了知真如法性没有污染,所以随顺修习「持戒度」。即所说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远离贪欲、嗔恚、欺诈、谗曲、邪见,也应当远离喧闹混乱(的地方),节制物欲,乃至对于很小的犯戒也心生畏惧,不能轻视佛制定的戒律,不做他人讥嫌之事,不使众生妄作讥嫌而生起罪过。使用这些威仪住世护持佛法,可以教化众生。

    注释:

    ①尸:尸罗,为六波罗蜜中之‘戒行’,乃佛陀所制定,令佛弟子受持,以为防过止恶之用。

    ②邪见: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即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

    ③少欲知足:对于自己尚未得到之物不贪求,谓之少欲,对于已得之事法,即使少得亦觉满足,谓之知足。

    类解:

    “所谓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远离贪瞋欺诈谄曲邪见”: 三聚净戒之摄律仪戒,即舍断一切诸恶,含摄诸律仪,此为止恶门。

    “亦应远离愦闹。少欲知足。乃至小罪心生大怖。不得轻于如来所制禁戒”:三聚净戒之摄善法戒,即修习一切善法,此为修善门。

    “常护讥嫌。不令众生妄起过罪”:三聚净戒之摄众生戒,即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此为利生门。

    【问。准上文所说。真如一相。佛体无二。具足一切功德者。何故要须威仪等戒行①耶。】

    译文:

    问:按照上文所说,真如佛性一体清净圆明,已经具备一切功德,为什么还需要威仪等戒行呢?

    注释:

    ①戒行:持戒之行为。受持佛陀所制之律法,能随顺戒体,动作身、口、意三业而不违法,称为戒行。

    【答。譬如大摩尼①宝。体性明净。久被尘累而有粗秽之垢。若人唯念宝性。不以种种磨治。终不得净。真如之法。体性空净。久被无明烦恼垢染。若人唯念真如。不以持戒定慧种种熏修。终无净时。准此义故。理须持戒也。】

    译文:

    答:就好像摩尼宝珠,珠体光明清净,长时间被污染而有粗浊污秽的尘垢,如果人们只想着(摩尼宝珠)的宝贵,不进行各种琢磨冶炼,终究不能使其明净。真如之法的体性空寂清净,长时间被无明烦恼污染,若人只想着真如(本体清净圆明),不用持守戒、定、慧等熏习修行,终究没有清净圆明之时。根据这个道理,理应持守戒律。

    注释:

    ①摩尼:如意宝、如意珠,一般传说摩尼有消除灾难、疾病,及澄清浊水、改变水色之德。凡意有所求,此珠皆能出之,故称如意宝珠。

    【问。出家五众①。超然出俗。可具威仪。在家之流。身缠俗网。宁无愆犯。】

    译文:

    问:出家五众超脱世俗,能够具备威仪;居家世俗之人,被尘世间诸事务的拖累,怎么能不触犯戒律呢?

    注释:

    ①出家五众:即(1)比丘,指受具足戒的出家男众。(2)比丘尼,指受具足戒的出家女众。(3)式叉摩那,将受具足戒而先学六法的女子,乃沙弥尼成为比丘尼之前二年的称呼。(4)沙弥,指受十戒之出家男众。(5)沙弥尼︰指受十戒之出家女众。

    【答。出家之辈自有严科。在家之俦通持五戒①。夫三归五戒者。盖是出苦海之津梁。趣涅槃之根本。作毘尼②之渐次。为七众③之崇基④。万善藉此而生。寔(shí)佛法之平地。】

    译文:

    答:出家之人自然有严厉的戒律,在家世俗之人全部持守五戒。三归五戒是出离苦海的桥梁,是趣向涅槃的根源,可以作为戒律的(持守)次第,是佛陀七类弟子的修行基础。一切善行凭藉戒律生起,实在是佛法修行的坦途。

    注释:

    ①五戒: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种制戒。即(1)杀生。(2)偷盗(不与取)。(3)邪淫(非梵行)。(4)妄语(虚诳语)。(5)饮酒。又作优婆塞五戒、优婆塞戒。

    ②毘尼:梵语vinaya的译音。又译作“毗奈耶”。意为律,乃戒律之总名。

    ③七众:道俗七众,是出家五众和在家二众,在家二众指优婆塞和优婆夷。

    ④崇基:建筑物的高大基座。

    【经云。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当知戒为定体。慧为定用。三学①圆备即证菩提。】

    译文:

    《华严经》说:不能清净持戒,就不能得禅定。应当知道戒律是禅定的体性,智慧是禅定的作用,三学完备就可以契证菩提。

    注释:

    ①三学:学佛者所必修之戒、定、慧三学。又作三胜学,全称戒定慧三学。晋水净源大师在其《华严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中将三学细分为九种:“若夫一乘同教。三学者戒学有三。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摄众生戒。定学有三。一安住定。二引起定。三办事定。慧学有三。一人空慧。二法空慧。三俱空慧。”

    【四分律云。第一持戒不毁犯。比丘威仪自端严。怨家①之人不能近。若不如法即被诃。依此义理故。云威仪住持有则德。】

    译文:

    《四分律》说:严格持守戒律而不违反,出家人的威仪自然端庄严谨,即使仇人也不会迫害,如果不随顺佛之教法就会被呵责。根据这个道理,叫做威仪住持有则德。

    注释:

    ①怨家:仇人。

    【三者。柔和质直①摄生德。】

    译文:

    (四种行德中),第三个是柔和质直摄生德。

    注释:

    ①质直:指正直之心。佛道在于悟达诸法实相,故质直心为修行者必具之心行。

    【谓大智照真名为质直。大悲救物故曰柔和。】

    译文:

    以博大智慧观照真如实相,名为正直,以广大悲心救度众生,所以叫柔和。

    注释:

    【又质直者。约本性①不迁。柔和者。约随流不滞。柔则伏灭烦恼。和则顺理修行。用兹调和之法。以摄众生也。】

    译文:

    又质直就是本性不变,柔和就是恒顺众生而无障碍。因为柔所以能降伏灭除烦恼,因为和所以能随顺理性修行。用这个调和的方法,可以摄化众生。

    注释:

    ①本性:指固有之性德。即常住不变之绝对真实性。

    【又质直者。体无妄伪。言行相符。蕴德居怀。不拘名利。轻金若块。重教逾珍。但为正业①调生。速愿自他圆满。故曰柔和质直摄生德也。】

    译文:

    而质直就是体性为真,言行一致,德行高尚,不计名利,视黄金如瓦块,重经典超过珍宝,只是用正业调伏众生,愿自己和他人得到圆满,所以叫柔和质直摄生德。

    注释:

    ①正业:八正道之一。身口意之三业清净,离一切之邪妄也。

    【四者。普代众生受苦德。谓修诸行法。不为自身。但欲广利群生。冤亲平等。普令断恶。备修万行。速证菩提。】

    译文:

    (四种行德中),第四个是普代众生受苦德。就是修行各种行法,不是为了自己,只想广大饶益一切众生,不生憎爱,无有分别,平等救度,都让他们断除恶业,完全修习所有善法,迅速契证菩提。

    注释:

    类解:

    “广利群生”:三聚净戒之摄众生戒。

    “普令断恶”:三聚净戒之摄律仪戒。

    “备修万行”:三聚净戒之摄善法戒。

    【又菩萨大悲大愿。以身为质。于三恶趣救赎一切受苦众生要令得乐。尽未来际①心无退屈。不于众生希望毛发报恩之心。】

    译文:

    又菩萨发大悲心大愿力,愿亲身到三恶道救赎一切受苦众生出离痛苦,务必使其得到安乐,此心永不退转,没有丝毫希望众生回报的念头。

    注释:

    ①尽未来际:谓穷尽无限未来之生涯、边际。与无限同义。多用于发愿之场合。

    【华严经云。广大悲云遍一切。舍身无量等剎尘①。以昔劫海②修行力。今此世界无诸垢。】

    译文:

    《华严经》说:广大无边的慈悲云,能遍照一切众生心,毘卢遮那佛舍身于无量佛刹国土。在往昔无量劫中所修行的力量,使令现在这个世界一切染污都没有了,变成清净的华藏世界海。

    注释:

    ①刹尘:无数国土的意思,或比喻数量极多。

    ②劫海:劫数之多如大海之水量。《华严经》卷二中说:“佛于无边大劫海。为众生故求菩提。种种神通化一切。名称光天悟斯法。”

    【谓众生妄执①。念念②迁流。名之为苦。菩萨教令了蕴③空寂④自性本无。故云离苦。】

    译文:

    众生执着虚妄之法,刹那变化,叫做苦。菩萨教敕众生令其明了五蕴本性空寂,所以叫离苦。

    注释:

    ①妄执:违背缘起之理,而迷妄的执着实我、实法或假名言相。亦即显现我执、法执之相。

    ②念念:刹那,意谓极其短暂之时间。

    ③蕴:积集之义,谓许多物事聚集一起,谓色心之法,法大小前后等积集而成自体也。

    ④空寂:无诸相曰空,无起灭曰寂。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

    【问。众生无边。苦业①无边。云何菩萨而能普代众生受苦。】

    译文:

    问:众生广大无边,苦业广大无边,为什么说菩萨能够普遍替代众生受苦呢?

    注释:

    ①苦业:烦恼之业缘。

    【答。菩萨代众生受苦者。由大悲方便力故。但以众生妄执。不了业体①从妄而生。无由出苦。菩萨教令修止观两门。心无暂替因果丧亡。苦业无由得生。但令不入三涂②。名为普代众生受苦德也。】

    译文:

    答:菩萨之所以能够替代众生受苦,是因为大悲心的方便之力用的缘故,但是因为众生执着虚妄之法,不了解业性从虚妄生起,没有办法出离苦海。菩萨教敕众生令其修行止、观二门,不起心动念,因亡即无业,果丧即无苦,苦业没有办法得以生起,使众生不入三恶道,名为普代众生受苦德。

    注释:

    ①业体:又称业性。指业之自体,即能招引苦乐果报之异熟因。

    ②三涂:又作三途,义同三恶道之地狱、饿鬼、畜生。(1)火涂,即地狱道,或以于彼处受苦之众生常为镬汤炉炭之热所苦,或以彼处火聚甚多,故称火涂。(2)刀涂,即饿鬼道,以于彼处之众生常受刀杖驱逼等之苦,故称刀涂。(3)血涂,即畜生道,以于彼处受苦之众生,强者伏弱,互相吞啖,饮血食肉,故称血涂。

    【杂集论云。于不坚①坚觉。深住于颠倒。离烦恼所恼。得最上菩提。已上明四种行德竟。】

    译文:

    《杂集论》说:把不坚固的(五蕴)认为是坚固的,这会使心深陷颠倒的错误知见中。远离烦恼所恼恨的,即能证得佛智。上面说明了四种行德。

    注释:

    ①不坚:五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妄尽还源观》译注(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na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