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禅禅海拾珠
《妄尽还源观》译注(三)

《妄尽还源观》译注(三)

作者: 3b7f0e2b54a7 | 来源:发表于2016-03-07 13:36 被阅读79次

    三.显一体

    本段大意:

    “一体”即众生本具之体,从本以来,处染不垢,修治不净,不随凡圣生死流转而染污。此体自性圆明,无所不在,为如来藏之体性。

    “一体”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诸法空相”同义,因为“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一体”与《六祖法宝坛经》中的“自性”同义,因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显一体者。谓自性清净圆明体。】

    译文:

    所谓显一体,就是自性清净圆满光明的本体。

    注释:

    【然此即是如来藏①中法性②之体。从本已来性自满足。处染不垢③。修治不净。故云自性清净。】

    译文:

    这个自性清净圆明体就是如来藏中诸法的法性之体。法性之体本来就圆满具足,处在不清净三恶道的众生,其自性清净心也不会污染,修心养性也不会更加清净,所以叫做自性清净。

    注释:

    ①如来藏:藏,乃合藏或胎藏之意,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中蕴含有如来的一切智慧功德及一切成佛的因素,即佛性。世亲菩萨在其所撰《佛性论.如来藏品》中对如来藏的含义作了三种解释:(1)所摄,世间一切众生皆为来之性,即真如所摄;(2)隐覆,如来之性被众生的烦恼所隐覆不显,故名曰藏;(3)能摄,真如实性虽隐藏在众生烦恼之中,但仍含蕴有如来的一切功德。真如在烦恼中,谓之如来藏,真如出烦恼。谓之法身。

    ②法性:诸法之真实体性。亦即宇宙一切现象所具有之真实不变之本性。又作真如法性、真法性、真性。又为真如之异称。华严五祖圭峰宗密大师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说:“况此真性非唯是禅门之源。亦是万法之源。故名法性。亦是众生迷悟之源。故名如来藏藏识(出楞伽经)。亦是诸佛万德之源。故名佛性(涅槃等经)。亦是菩萨万行之源。故名心地(梵网经心地法门品云。是诸佛之本源。是菩萨道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可知法性与如来藏为同体异名。

    ③垢:烦恼之异名。指污秽心之垢物。

    【性体遍照①。无幽不烛。故曰圆明。】

    译文:

    性体光明,普照法界虚空界,无处不照,无处不明,所以叫做圆明。

    注释:

    ①遍照:法身之光明,遍照世界。

    【又随流加染而不垢。返流除染而不净。亦可在圣体而不增。处凡身而不减。虽有隐显之殊。而无差别之异。烦恼覆之则隐。智慧了之则显。非生因①之所生。唯了因②之所了。】

    译文:

    又(自性清净圆明体)随众生在六道中流转而不会污染,修行断除烦恼习气也不会更加清净,而且在诸佛如来处不会增加,在有情众生处不会减少。虽然有“本自具足”之隐和“能生万法”之显的不同,本质上却没有任何差别。被烦恼所覆盖就会隐藏,由般若智慧证悟就会显现。它“本不生灭”,不随缘生,亦不随缘灭,唯有般若智慧才能了解。

    注释:

    ①生因:因明用语,为六因之一,与“了因”对称。生者生起、启发之意,生因如种子,能生物,故称生因。生因以其功用差异又分三种:(1)言生因,指立论者所用以举因之言语。(2)智生因,指立论者之智慧、知识而言,智慧知识乃立言之本,故智为生因。(3)义生因,指立论者所举因中所涵之道理与境界。语言之所以能引发人之了悟,全靠其中所涵蕴之意义与所指之对象,故义亦为生因。

    ②了因:因明用语,为六因之一,与“生因”对称。了者了悟或明了之意,如灯光照物,可令人明了一切。了因以其功用差异又可分三种:(1)智了因,此指敌者之智慧与知识。智慧与知识乃了悟之资本,若无此二资粮,即便立者给予再好之生因,敌者亦无从了悟,故称之智了因。(2)言了因,敌者之了悟,除须备具智慧与知识外,必须倚赖立者言语之刺激,方能发挥了悟之作用,言语乃智了因之因,故称为言了因。(3)义了因,与其所指之对象。敌者能了悟,除前项二因外,亦是因着立者所举之意义,义亦是智了因之因,故称义了因。

    【起信论云。真如①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②义故。广说如彼。故曰自性清净圆明体也。】

    译文:

    《大乘起信论》说:真如本体有本觉之智的无限光明,能普遍地照耀四大法界无所不周,具有真实了知一切世间、出世间法的智慧,其本性清净无染。细说为上,所以叫做自性清净圆光体。

    注释:

    ①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与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即指遍布于宇宙中真实之本体;为一切万有之根源。又作如如、如实、法界、法性、实际、实相、如来藏、法身、佛性、自性清净身、一心、不思议界。

    ②自性清净心:为《大乘起信论》中“一心二门”中的“一心”。法藏大师在《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这样解释:“自性清净心,不染而染,难可了知:染而不染,亦难可了知。解云:不染而染,明性净随染举体成俗,即生灭门也;染而不染,即染常净本来真谛,即真如门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妄尽还源观》译注(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ga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