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作为一个精力和时间管理的导师,在我分享的内容里逃不开“玩手机”这个关键词。
人们知道玩手机不好,却总是忍不住想去刷手机,尤其是抖音等短视频的爆发,让人们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爱的5种语言》里有一种叫“精心时刻”,它意味着你放下手机,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身上,陪孩子玩耍。而不是一边陪孩子玩,一边看手机。
“精心时刻”的目的是“爱”,有助于建立更亲密的亲子关系。
对此,很多父母的想法是:这就像是餐后“钙片”。如果吃了,会更好。如果不吃,好像也没什么大问题。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告诉你:看手机,就像是“敌敌畏”,有毒,甚至可能致命。
而且,致命的不是你,而是你的孩子。尤其是当你的孩子还是婴幼儿的时期。
这话是怎样说的呢?
01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好父母的说话之道》。
《好父母的说话之道》.jpg
我很喜欢。每年我要读几十本书,但是我很很少推荐书籍。这本书,我却在很多群里面都推荐过,而且不光向有孩子的父母推荐,没有孩子的单身人士也非常适合读。
小伙伴们买了之后都反馈非常的好。
小伙伴的反馈.jpg今天我分享父母一边照看孩子一边用手机的话题。
02
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婴幼儿,很多父母觉得“反正孩子听不懂”,就不和宝宝认真说话,或者在宝宝面前肆无忌惮的说脏话或吐槽或吵架。或者一边看孩子的时候,一边打工作电话或玩手机。
看个具体场景:
在旧金山的一家星巴克咖啡店里,一位爸爸抱着他的小宝宝走向柜台他正在通过用蓝牙和办公室进行电话沟通。
他的女儿看见了窗外的一些东西,而变得兴奋起来。她不断用手指着窗外,勉强发出几个“噢噢”的声音。
我们朝窗外一看,原来是一辆缆车,正经过这边呢!开始爸爸还是在讲电话,小女儿被冷落了,逐渐安静下来。
看到这一幕,作者说:“我为小女儿感到难过,所以报复一般的幻想着,等她长大以后,他的爸爸要掏钱给女儿报口语补习班了。”
为什么“要掏钱给女儿报口语补习班”呢?
因为宝宝是通过与大人交谈以及听别人谈话来学习语言的,虽然婴幼儿还没有语言能力,但可以通过了解语境、意义、一言一语的节奏以及聆听时的停顿等,可以拼凑对话体系。
当父母在讲电话的时候,宝宝无法从电话这边得出完整的情景。长久下去,宝宝的情感和语言能力发展都会滞后。
当然不仅是打电话,刷手机也是同样的。甚至当你在刷手机的时候,注意力更加沉迷于手机当中,而忽略了宝宝的很多的动作,给宝宝的成长带去了很多阻力。
有句话说:莫欺少年穷。
这里,我想说:莫欺宝宝小。
人小,但时刻在观察世界(图片来自网络).png03
照看宝宝,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压力大了,更忍不住要刷手机。
这样做宝宝有什么坏处呢?
在拆书现场,小伙伴们说:当自己在看手机的时候,如果孩子过来打扰,就会对孩子很不耐烦,容易跟孩子发生冲突。
这个点引起了其他家长们的共鸣。
对于这个点,它背后的原理就在于:手机的短视频的app开发者与内容制作者深谙用户的弱点与习性,会通过音乐、节奏、色彩、情节……方方面面勾引你,让你欲罢不能。与和孩子好好说话相比,当下的及时快感太强了!
再以看书和看手机为例,对比说明:
第1组对比:
阅读的时候,你的注意点,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容易接近。因为书籍是静止的,即使你从书页上抬起头来上的内容也不会改变,这意味着你的注意力可以更加自由地游走在周围环境里。
而平板电脑或者手机的要求你做到另一种精力集中,它们牢牢地抓住你的情感和认知,你的注意力变得更加私密,你的视野被限定在屏幕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你开始忽略周围的环境。要是你在手机上聊天,那是需要互动的。要是你在手机上浏览网页或者看视频,它们的内容是不断变动移动的。
所以,在公园这样的开阔的场景里,在读书的家长相较于玩手机的家长而言,会更加留意到孩子的哭声。
第2组对比:
当你看书时,孩子通过书的封面厚度和质感,还有你翻书时的样子,能够收集到有用的信息:你正在探索你的世界。宝宝可以很轻松的看着你,对你说他喜不喜欢书的封面或者里面的插图,还可以问你对这本书的评价。
而当你拿起手机,孩子会知道妈妈打开了另一扇门,就像哆啦a梦的任意门一样,通往另外一个世界,甚至好几个世界。问题是妈妈会去多久呢,孩子们会担心。
读书带给了你和孩子交流的契机。而看手机意味着你带孩子之间建立了壁垒。
第3组对比:
对于爸爸妈妈入迷的东西孩子也会跟着入迷。要是爸爸妈妈喜欢在花园子里打理花花草草,那么孩子也会觉得花花草草很有吸引力。
所以,看书的爸爸妈妈们的孩子也爱看书。
而要是爸爸妈妈对手机爱不释手,那么孩子就会想:就是它了,我也玩手机!
图片来自网络.png结束语
大家都知道戒烟戒酒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但是,很多爸爸妈妈为了宝宝的健康而戒烟戒酒。
父爱母爱是伟大的。
现在你知道了用手机对宝宝产生了如此重大的影响,你愿不愿意为了宝宝而戒掉刷手机的坏习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