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南传上座部佛教菩提树下
南传佛教关于“戒定慧”因果次第的解读

南传佛教关于“戒定慧”因果次第的解读

作者: 慧徳说这样身体好 | 来源:发表于2016-09-03 15:53 被阅读170次

“戒定慧”是佛教修行的总纲,三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因果次第关系,所谓“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对于这一逻辑道理,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了脱生死的常规“套路”。理清其中的次第,生起明确的信解,才能让自己的修行“有的放矢”。

汉藏语系佛教对于“戒定慧”多有阐述,许多道友比较了解。在此,慧德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南传佛教关于“戒定慧”因果次第的解读。

感恩果恒法师推荐并赠送我《证悟——通往永久和平与幸福之路》一书。本书作者为缅甸佛教领袖恰宓禅师。恰宓禅师在书中这样阐述“戒定慧”的因果次第:

“因为道德上的纯洁(戒的清净),远离悔恨。

因为远离悔恨,感到愉悦。

因为愉悦,感到极度的喜。

因为喜,感觉轻安。

因为轻安,感觉身和心的快乐。

因为快乐,易于开展定。

因为开展了定,如实了知现象的真实性如其所现。

因为如实知见,生起厌离。

因为厌离,离欲生起。

因为离欲,从烦恼中解脱出来。

因为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解脱知见生起。”

“因有了强和深的定,才能开展如实知见——了知现象的真实性如其所显现。能开展强而有力的定是因为有了乐受。乐受得以开展是因为轻安。轻安得以开展是因为喜。喜得以开展是因为愉悦的心和没有悔恨。没有悔恨和愉悦的心得以开展是因为具有意念纯洁的道德(戒)的条件。”

道德(戒)是基于对三宝和业果规律的信仰,是为追求现世、来世的快乐或人格完善乃至究竟解脱的自我约束。一个有正确信仰的人,如果不持戒或持戒不清净,势必会为自己不当的身口意行为感到惭愧。如果没有持续有力的忏悔,内心终是不安。

深沉、坚定的专注力是如实了知身心现象的前提。此理如同水清月现、云开日出。缘于清净的戒行,内心坦荡,不容易受到内外杂缘干扰,可持续地摄心于所观察的对象。

因反复如实观察身心现象,体验到身心现象无非生灭相,觉知到生灭的逼迫性和无我,生起厌离。以此厌离的心行为基础,进而舍弃对一切的执着和贪爱(离欲),最终从一切烦恼中彻底解脱。

相关文章

  • 南传佛教关于“戒定慧”因果次第的解读

    “戒定慧”是佛教修行的总纲,三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因果次第关系,所谓“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对于这一逻辑道理,看似简单...

  • 佛历•南传佛教

    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派系。 在教义上,南传佛教传承部派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

  • 拉萨的守护神,吉祥天母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之后被分为3个教派,即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其中藏传佛教属于北传佛教,是比较神秘的一个部...

  • 藏族佛传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称喇嘛教,是指传入中国西藏的佛教分支。属北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

  • 袁项城(35)

    佛教的传承分为三支: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分为四大派: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和格鲁派。 格鲁派被...

  • 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社会混乱脱序乃由于贪心、自私、执着,故我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让佛在我们心中显露。心中有佛,则眼视、耳闻、手...

  • 佛教所说的戒定慧

    佛教所说的戒定慧。戒就是要人控制欲望。越是成功的人,欲望越低。欲望阻挡我们的双眼,迷茫我们的视线。欲望让人不重负荷...

  • 南传上座部佛教简介

    南传上座部佛教,又称南传佛教、上座部佛教。是指现在盛行于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斯里兰卡、老挝、柬埔寨、及我国云...

  • 南传佛教“五树六花”的溯源以及文化鉴赏

    南传佛教“五树六花”的溯源以及文化鉴赏 作者:花木君 在我国西双版纳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人们普遍信奉南传佛教,据说...

  • 莲花生、阿底峡和宗喀巴,藏传佛教三杰

    佛教源于印度,弘传于印度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的南传巴利语系佛教、北传汉语系佛教和藏传藏语系佛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传佛教关于“戒定慧”因果次第的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wk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