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涅侬倮佐颇, 开口又指点:
“大地造成了平原, 大地并不美观。 地面要有盆地, 地面要有高山; 既要有雨露滋润, 又要有阳光送暖; 这样才能种粮食, 人类才能生存发展。”
龙王罗阿玛啊, 按涅侬倮佐颇的吩咐, 又来到广阔的平原。 他撒下倾盆大雨, 冲出沟河山川; 冲成峻岭深箐, 冲出丘陵河滩;大地冒清泉, 遍地流水潺潺。
讲义:
我们,来看看世界简史里对地球的描述吧。地球原来是一个火球,几百万年过去了,这个巨大的火球渐渐地冷却了下来。
天空中漂浮着的水蒸气越来越少,它们逐渐凝结成雨水降落到地面。滚烫的水流冲刷着碎石和沉积物,水流向了低处,形成湖泊和沼泽,最后获得了生命繁洐生意的家园。
如果我们能回到那个时期的地球上,我们一定是身处在到处都是非常烫脚、而又光秃秃的岩石地面,头上又是狂风暴雨大作。没有任何花草树木,泥土都没有!
透过云层,我们可以看到巨大无比的太阳掠过天空。伴随着太阳和月亮的移动,地球上不断发生地震和地壳的隆起。那个时候,我们应该能清晰地看到月亮的那一面,因为那时候月亮也特别明显地转动着。
随着地球年龄的增加,一天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地球与太阳的的距离越来越玩。阳光变得柔和,地球上的狂风暴雨也减少了,最初的海面不断扩大,变成了今天的地球。
这是科学观念下形成的地面,而彝族先民们是不可能如此简单地认识今天的科学发展观的。但是,他们又如何认知地形是如何形成的呢?
他们认为最初的大地是平地,下雨怎么可能冲成山呢?我们都知道,相对水平线是无法形成洪流的。
其实,如果我们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彝族先民们,可能把复杂的地形归结于雨水的冲击、狂风大作、还有地震的作用。
新石器时代的彝民,很可能看到因地震而把平地变为复杂的地形,然后下雨又变成一座座小山等等。
无论如何,彝族先民把地形的形成整编了一个神话故事,世代相传了下来。谁有这个能力把大地冲击成各种各样的地形,那就是龙王罗阿玛。
龙主宰着雨水,是彝民甚至中国多数地方的认知。他们猜想着神仙之王发布命令,龙王带领群龙降下暴雨。
大地冒清泉,彝族先民们在这里泛指雨水把山滋润透了,而多余的雨水从地里冒了出来,也就是滇南民间的“山饱水”。关于“山饱水”,这还有这么一段话:“山饱人饿,人饱山饿。”
彝族先民认为井水也是龙主宰着或者水王管理着的,井水自然不属于泉水。泉水,应该确切地说是雨水。
至于他们认为大地美观的事情,主要还是彝族先民长期生活在西南。如果他们在一望无际的蒙古大草原,我坚信他们绝不会说:“大地造成了平原,大地并不美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