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时,兄妹俩就熟读《幼学琼林》、《弟子规》《唐诗宋词》。诵读经典,无需讲解。孩子们的领悟力、理解力、想像力,便在读书、识字中得到启迪。
一、圣人
《幼学琼林》中《麒麟送子》的故事,讲孔子的出生。麒麟送子,孔子降生。文中提到孔子被称为"孔圣人”。
柏宇想起《弟子规》开篇云:“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人。有余力,则学文。”
柏宇有感而发:“孔子是圣人,《论语》中很多孔子说的话,我们要听。《弟子规》也是圣人的话,我们也要听。圣人的话,都很有道理。
二、煮豆燃萁
《幼学琼林》妙语"煮豆燃萁,谓其相害。”
俐宇说:“《七步诗》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屈原
《幼学琼林》中"端阳竞渡,吊屈原之溺水。”
柏宇说:“屈原做过三闾大夫。戴叔伦写了一首诗纪念他。《题三闾大夫庙》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柏宇接着说:“屈原投汩罗江而死,他很爱国,也很有才华。他写的《橘颂》《山鬼》等都很有名。还有渔父担心鱼吃他的尸体,把鸡蛋等食物丢进江中。为纪念屈原,从而有了端午节。"
四、登高
《幼学琼林》妙语"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灾。"
俐宇背道:“《九月九月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五、知音
读《幼学琼林》中"伯牙绝弦失子期,更无知音之辈。"
俐宇想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六、 "虑"与"虚”
"虑"与"虚”两字,俐宇常记不清。
柏宇背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俐宇不解地看着哥哥。柏宇说:“这里有‘虑',记住一个,那么就清楚了。”
2016年夏
![](https://img.haomeiwen.com/i2977016/c41dd5645b446a59.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