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略胜一筹》这本书,是关于企业战略的,整本书分析了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下以及从大舍大得,大赌大赢,大拙大巧和凤凰涅槃四个方面给出了企业战略的发展方向,第一次深刻的感受到战略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而是可以实践的地图,但同时又想到,书中提到的战略思维又何尝不是适用于我们的职业么?其中书里有三点令我印象深刻:
差异化是竞争的根本
“差异化是一切战略的基础”,如何理解差异化呢?差异化就是不一样么?为什么一定要差异化?因为竞争的最低层次就是,近身肉搏,这种近身肉搏不能带给任何优势,反而损失惨重,而这种竞争取胜确实根植于我们从小的教育里的,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做到最好,要当第一名,这种思维让我们无法正确认识竞争的本质。
我们应该如何去进行差异化竞争呢?我记得语音里曾经说过一个相对优势的概念,相对优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差异化的竞争,而差异化并不是目的,就如书里提到了华为的发展,华为走的就是一条被动的差异化道路,他先通过差异化战略在小的市场上获取成功,然后运用在小市场上积累的技术和资源去赢得更多市场份额和优势。
我记得在单位里,有个业务部门的领导,他除了业绩好之外,人员的流动率也远远低于公司的平均水平,结果其他很多业务部门反而邀请他去分享人员发展和保留,而他也因此参与了全球的一个人力发展的计划,提高了他在整个公司的影响力,纵观来看,他不是人力专家,但是对于单位里其他的领导来说,他很早的意识到人才发展对他上百人团队的重要性,因此他很早就开始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他的人才发展战略,从他整个战略来看,整个就是差异化竞争战略优势的体现。
核心竞争力不等于技能
书中提到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系统的综合能力的体现,过去我一直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某种技能,但是这个观点刷新了我的认知,回想一下,在我们的教育里不停的在强调“技能”这个概念,你看现在家长给小朋友不停的抱兴趣班,以及成年人社会的考证热,就可以看的出来技能在大家的价值观中的重要性。
就拿辉哥来说,你能说他的某个技能非常的了得么?但是,他的系统综合能力确实了得的,技能的思想下面隐藏的一个价值观,就是我要成为第一,但是辉哥的核心竞争力却不是排他性的,辉哥的核心竞争力有很多的共融性,他不仅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同时他也让他的读者都变得越来越好,这就是影响力。
而技能就是工具,我们有时是不是在一项技能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让我们忘记了,我们要去哪里?
离开平台后,你能做些什么?
凤凰涅槃的章节里,有一句话,我印象非常的深刻,“对于任何的CEO,一个经常要问自己的问题就是,假如一切重新开始的话,我会怎么做?”
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那个时候看到同事和客户被裁掉,内心的冲击还是蛮大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脱离了你所在的平台后,你是谁?你靠什么而活?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平台的优势就是能够给与每个人更为专业化的发挥空间,但是这种专业化的分工造成了并不是每一个人的每个人的价值都是直接通过市场反应的,因此,很多人被平台高估或者低估了价值,所以这本书中提到的这个句话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对于任何在平台上的成功或者失败的经历,你都要冷静去面对思考,而不是盲目的得意或者沮丧。
那怎么才能直面市场产生价值呢?首先,我们先要创造价值,什么是创造价值?过去总听说通过要分享产生的价值,当时不以为然,但是后来慢慢的发现,分享的真正的意义在于让读者建立的信心,这就是对读者的价值,你的利他性就是你的价值。
凤凰涅槃的意义就是,自我的不断超越,无论我们是否在平台,我们都要不断的自我超越不断创造价值。
战略发展永远是一个持续的变动的过程,我们必须随时准备去调整,这就是也和我们的职业发展战略一样,保持一致,坚持实践,适时调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