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管理成为各类管理学家们研究的重点对象之一。从发展的轨迹上来看,人们都是在实践经验中不断去摸索前进,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并加以总结,形成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与当前现代管理的理论相比,作者所处的年代,只是对企业管理的一个探索的过程,还没有形成当前这种比较完善合理的理论体系。
作者在第21章中主要对企业管理发展过程中的人事管理、人际关系、科学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着重论述,肯定其理论的现实意义,但同时指出其自身的不足。
人事管理只是把和人的工作无关,又不属于管理领域的事情拼凑在一起的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安全措施、养老金计划、提案制度、人事聘用和处理人事投诉等,都是需要有人负责,却吃力不讨好的杂务。在当时的年代,人事管理可以说只是辅助性的工作,为了保证人和工作顺利进行而开展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事工作并非管理工作,只是管理工作的一个小小的方面。而其之所以这样是因有三个原因:一是其以假定员工不想工作为前提。二是认为管理员工和工作是专家的事,而不是管理者的职责;三是认为其工作主要是处理问题充当“求火员”。
人际关系理论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特别的资源。这是管理学中的一大进步。但也正是其理论相信“人的自发性的动机”,而其判断的标准只是“恐惧的心理”,没能提出什么积极的工作动机。人际关系理论的缺陷正是没有把重心放在工作上。却把焦点全放在人际关系和“非正式团体”上,把着眼点放在个人心理学,而不是针对员工和工作的分析上。即总是主观地认为如何让“适应不良”个人适应“现实”,才是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一厢情愿,自我安慰而已。
科学管理是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亲”泰勒提出,是那个时代最为广泛的人事管理概念。因其是在工作一线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相印证,相比于前二者,其所包含的概念和内容相对比较务实。当然科学管理诞生在机械化大生产的时时刻,其理论带有浓厚的机械化大生产的印记,如过于强调工作动作、流程和执行等方面,从而未能成功解决管理员工和工作的问题。正如同历史上其他新观念的发展过程,科学管理的见解其实只有一半是真知灼见,其中包含了两个盲点:
一个是工程上的盲点,认为我们必须将工作分解为最简单的各部分动作,我们也必须把工作组织成一连串个别动作的组合,而且如果可能的话,由一位员工负责执行一个动作。将分解动作作为良好工作组织的根本要素,忽视了整合的重要性,逾期理论具有天生的缺陷。
另外一个则是哲学上的盲点,把“区分计划和执行”作为科学管理的重要信条之一。因为在现实工作中,由少数人决定哪些工作需要完成,同时设计工作,设定工作步调、节奏和动作,并且发号施令,其他多数人则听命行事。计划和执行是同一项工作的两个不同部分,而不是两项不同的工作,必须两者兼顾,才能有效完成工作。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规划,一定至少会担任一部分执行工作;一个人也不可能永远都在执行,如果不稍稍规划一下自己的工作,即使是最机械化的重复性的例行杂务,员工可能都无法掌握得很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管理学家总是不断地反复研究,企图找出管理中的共性的特征和特点,并加以研究规范,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但因其所处的历史环境的局限性,其总结出的理论往往带有局限性,要么不能广泛推广,只能适应于某些特定的环境和条件。要么是先天不足,具有明显的缺陷从而只能短期内达到好的效果。
通过对作者上述观点的学习,也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管理学发展的过程和历史,同时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管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限着社会生产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任何看似先进的管理理论,都不可能以不变应万变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