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南京四年多的生活是美好的,父母疼爱,家境殷实,兄弟们又多,完全是无忧无虑的少年。但是正所谓:“自古英雄多磨难”。袁世凯马上就要遇到人生中的第一次磨难。
袁世凯的嗣父袁保庆在担任江宁盐法道时恪尽职守,尽职尽责,获得百姓和上级的一致好评。也许是天妒英才,1873年,袁保庆感染了瘟疫,这在当时就是不治之症,袁保庆病逝在了任上,年仅48岁。我们的主人公袁世凯才14岁,嗣父的去世对袁世凯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这犹如晴天霹雳,毫不留情的劈在了袁世凯的大脑门上,一切来得是那样突然,昨天还对自己谆谆教诲的父亲,今天却撒手人寰离自己远去。家里没有了顶梁柱,以后的路得自己走,想到这些,袁世凯身心交瘁,大病了一场。
袁保庆的丧礼是由他的生前好友吴长庆帮忙料理的,吴长庆跟袁保庆交情很深,也是袁世凯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可以说如果没有吴长庆这个伯乐就没有袁世凯这批千里马。
1873年年底,袁世凯陪着养母牛氏,在寒冷刺骨的冬天,扶着灵柩回到了老家项城。刚回到项城的袁世凯感觉很不适应,见惯了大城市的繁华,项城这个小县城对袁世凯来说是那么的陌生。以后会何去何从?自己的未来在哪里?14岁的袁世凯已经长大了,这些问题对他来说是最迷茫的,仿佛自己从天堂回到人间,整个人都被掏空了。
袁世凯的另一位叔叔,堂叔袁保恒正好回家省亲。在寒暄完之后,看到世凯母子寡儿寡母的,又想到自己的哥哥年纪不大便撒手而去,回想起当年兄弟俩追随父亲袁甲三大破太平军,那时父子同心,兄弟齐力是多么的温馨惬意,想到这里保恒忍不住掉下眼泪,看到侄儿袁世凯尚无着落,便想着带袁世凯去北京亲自教育,好歹在科举上博个功名,将来光宗耀祖的任务还得落到袁世凯身上。于是保庆禀明了祖母郭氏,便于1874年年初带着袁世凯去北京了,这也成为袁世凯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
来到北京后,保庆因为要去左宗棠门下,就把袁世凯交给了自己的弟弟袁保龄。这位堂叔对袁世凯读书也是抱有了很大的希望,不仅请了名师而且是倍加严厉。袁世凯来北京的那一年也是袁世凯生父去世的一年,但是即便如此,叔父以袁世凯过继给袁保庆为由,不让袁世凯回去,留在北京继续读书。袁世凯这时候已经懂事了,自己也是倍下功夫。袁世凯后来回忆道:“在北京的四年,自己读书读到吐血,就想不负叔父们的期望,可最后连个秀才也没考上”。
可以说,在这四年袁世凯是下了功夫的。但是科举考试不是你读书读得好就能获得成功的,古语有云:“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读书只能排到第五位,你觉得你答卷答得很好,可主考官就是看你的卷子不顺眼,你有什么办法呢!
1876年,袁世凯满怀希望回河南老家参加乡试,当时乡试是三年一考,而且必须回到祖籍所在地参加考试。没有悬念,主人公袁大头落榜了。这次打击对袁世凯来说是很大的,在这之前袁世凯得到父母的溺爱,要什么有什么,在他潜意识中,没有得不到的东西。但是命运是捉弄人的,不管你是谁。袁世凯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博取功名而是受挫折教育,一个男人如果没有遭受过挫折,那他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命运给袁世凯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挫折。
读史使人明智,我们在读史之余可以想想对我们现在生活有没有借鉴意义。首先,一个人的一生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课就是让他认识到这个世界不是你想要什么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什么的,一辈子遇到更多的是挫折。一定要有足够的心里素质去面对人生一切的艰难险阻。挫折是人生的第一课。成功的人往往不是天分最高的人,而是那些极为努力却又不断遭受挫折的人,因为挫折会让他们更加的清醒,才会不断地总结,不断的寻找方法,最后上天也会被他感动,会给他机会,让他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