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书有个习惯,同一类型的书,定会买上个三四本,阅读不同人对此事件、理论、现象的想法与记录。
之前对春秋时期历史感兴趣,知乎上搜寻哪些人写这段历史比较好,哪类书需要读,哪个出版社可以闭眼入。于是家里堆了数十本关于春秋的书,其中有半数是同一个作者。
另一段时间想探究苏轼,家里又多了四五本关于苏轼的书,《苏轼选集》《东坡志林》《苏东坡传》有名的,没名的,都买来看一看。
想深入了解瑜伽时,查了多方资料,购入关于解剖的《奈特解剖涂色书》《3D人体解剖百科手册》,关于普拉提的《普拉提:初学到高手》《普拉提核心功能解剖学》。
还有一堆我学心理时购入的心理学方方面面的书籍。
最近学古代文学,需要看宋词、元曲、唐诗,好嘛,找了各种关于诗与词的古籍,趁着双十一,下单一大波。《元曲鉴赏辞典》《宋诗三百首》《唐宋词鉴赏辞典》《唐诗三百首新注》《词学通论》《唐宋词通论》《南宋名家词选讲》《北宋名家词选讲》《宋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不敢说这是一个好习惯,但我就是喜欢如此。不喜欢看一家之言,既然对一个学科或内容感兴趣,那就尽可能的多了解一些。
以前只是随意搜集,也不看出版社和作者,只看书名,相关就买。现在长进了,先搜知乎、再看豆瓣评分,再看看多抓鱼难不难买,还要搜搜有没有电子版试读一下,最后再决定要不要买。在买书一事上,自认进步很多〜
忌“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
本想着要忙考试,不一定有时间看这么多书,且手头还有许多没读完的,本来给自己定的计划是看完一本买一本,以一换一的规则。
可转念思考一下,这些书都是于考试有益的,帮助理解考试内容的。按我最近的读书速度来看,一个月读上七八本不是问题,那显然,除了新购入的书籍,我手边的书也有时间看。
又想想把钱花在知识的补充上,替代了我之前的物质消费。十来本书买下才二百块,双十一还有优惠,何乐而不为。
果断下单,怀着期待的心情等书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