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行动力&自我管理
《娱乐至死》读后感

《娱乐至死》读后感

作者: 郑卓群 | 来源:发表于2019-01-31 12:12 被阅读5次

1、App使用过多,对人的性格、行为方式都会产生影响

    每个App设计之初都有一个侧重目的,比如微信侧重展示自己,keep鼓励自律运动,乐刻鼓励来健身房运动,网易阅读让人多读书,知乎看到别人的想法。

    在微信上可能会加重自我意识。。因为自我展示与点赞评论不断反馈刺激。在运动App中,可能会更加自律,更有动力去健身。在知乎中,头脑开放会获得成长,头脑封闭的话依然固执。阅读App中,应当有取舍的读,不是推送了什么就读什么。因为自己的时间是宝贵的。(但自己还是难于早起。。)

      行动指南:减少对App的依赖,把它当作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使用时保持旁观角度,生活不等于App。

2、App让人难以深入思考,更多停留在走马观花的表面

    摄影、视频的传播比文字更容易接受。因为 摄影、视频吸人眼球,不需要太多思考。而文字需要更多的时间阅读、理解。

      信息繁杂的时代,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比如打开订阅号,一条条信息是没有紧密联系的,持续、深入的思考难以为继。

    行动指南:做事情时尽量切断邮件、及时信息等的打扰,培养专注、持续的能力。

**********************************

解决问题的办法,循序渐进:

1、每天2*1h,不用App,不网页玩乐,保持注意力,专心做事。

2、才智计划:想玩手机时,拿起一本书,先读一页,就会读下去,不玩手机了。

相关文章

  • “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娱乐至死》读后感

    “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娱乐至死》读后感 我想,这也许本身就是一个骇人听闻的书名。 娱乐至死,娱乐至...

  • 《娱乐至死》- 欲望与快乐的软弱

    「娱乐至死」读后感 《娱乐至死》是尼尔·波兹曼在上世纪80年代,电视“占领”人们视野时的反思著作,旨在探讨信息媒介...

  • 《娱乐至死》读后感

    书不算厚,但是至今为止读过的最烧脑,思考最深刻的书之一。 《娱乐至死》写于1985年,当时的娱乐方式只有电视,全书...

  • 《娱乐至死》读后感

    本书是由世界著名媒介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所著。 作者在本书中提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预言,一个是乔治·奥威尔...

  • 《娱乐至死》读后感

    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体育、商业和任何其他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

  • 《娱乐至死》读后感

    一:媒介即隐喻 老舍的裕泰茶馆、纸短情长的书信、娱乐至死的电波、去中心化的网络。技术的革新,带来更强大的媒介,媒介...

  • 《娱乐至死》——读后感

    从我拿到这本书通读完之后发现,觉得里面的参考材料比较旧,作者是1985年所著的书籍,有可能站在目前的背景下可能有所...

  • 《娱乐至死》读后感

    本书作者是尼尔伯兹曼,美国文化传播资深学者,本书写于1985年,当时电视刚刚兴起,很多人开始大量尝试通过定制的电视...

  • 《娱乐至死》读后感

    作者:【美】尼尔·波兹曼 我将作者的主要观点和内容,按自己的理解重新梳理,文中大部分内容摘取自原文,同时加...

  • 《娱乐至死》读后感

    这本书是高中语文老师送我的,这些年来一直没读,直到这次回家翻书柜才注意到。然而,我依然继续娱乐在大过年美好的时光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娱乐至死》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yk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