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感性,可能就来自于一个“忧郁”的眼神。
整理旧物时,发现一部相机,打开来,一张白狐的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时那景也逐渐清晰。
那天,下着蒙蒙细雨,打湿了原本兴致勃勃的游玩之心,对于慕名来到动物园的我,最失望的莫过于,看不到孔雀开屏了。管理员说,这白孔雀必定要在天晴心晴时,才肯奋尾而展。讪讪的挪动心情为眼前跳跃着的兴奋异常的猴群拍照,一旁黑壮的大熊无趣的用屁股蹲成圈……
“意兴阑珊”这个词何其恰当——回去吧!
恰在这时,一团白绒绒的东西一晃而去,仔细查看,竟是一尾白狐。她挑了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优雅的坐着,微带湿意的皮毛紧贴着身子,感觉与周围一切无关。那遗世独立的姿态,一下子摄住了我。举起相机,正准备拍下来,不期然,白狐转头朝我看了过来,正自暗喜,却撞上一对忧郁的眸子。“咔嚓”,照片定格。
你以为的孤傲,实际上不过是无人能懂的哀伤。
在白狐转过头来之前,我一直以为她优雅高贵,定是不屑与其他的动物,甚至游客交流的。那曾想,那一眼,竟是看进了我的心里。
我不知道,她傲然独立,是否已经意识到,自己不过是玩物。我不知道,她是否记得自己最初的生活习性。我不知道,她是否想念她的草原,想念她的森林。我甚至不知道,她是否有过野外生活的经历,是否有过属于她自己的树洞。
我不知道,她忧郁的眼眸,算不算一种哀伤。如果是,却又是为何?是看着众同伴为博众人一笑的荒唐,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悲哀;还是看着笼子外,为自以为自在的人类感到悲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