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回收站文学每天写1000字
当普通人以爱的名义陷入疯狂,你该如何区分善恶的边界?——《直到那

当普通人以爱的名义陷入疯狂,你该如何区分善恶的边界?——《直到那

作者: 嘟小格 | 来源:发表于2018-07-29 07:00 被阅读203次

    2018年7月28日

    ps:《直到那一天》属于推理悬疑类型的小说,本篇文章含有大量剧透。

    “1980年12月23日午夜,一架从伊斯坦布尔飞往巴黎的飞机坠毁在法瑞边界,包含机组人员在内的169名乘客中,有168名瞬间罹难,唯一奇迹生还的是一名三个月大的女婴,女婴身份难辨。两个家庭匆忙赶来,为此争执不下,由此引发的调查持续了18年。18年里,这个女婴成了两家共同的希望,也是他们仇恨的源头。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比任何人都更加孤独。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迷失在了不属于她的世界。18年后,仍未找到真相的私家侦探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在即将扣下扳机的一刹那,他终于发现了那个可以彻底了结此案的秘密,然而,他没来得及说出一个字,一颗神秘子弹射中了他的心脏。”这段简短的简介深深吸引了我,使这本书看起来扑朔迷离。好奇心驱使着我买下了《直到那一天》,到家后我便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

    煎熬的读书过程

    第一次读悬疑小说,没什么经验和耐心,总觉得真相应该可以很快的浮出水面。但作者却故意吊人胃口似的,直到最后才说出答案。要知道,整本书才396页,而作者恰恰把真相写在了390页。

    作为一个学生党,这本不长的小说我居然拖了5个月才看完。前半部分比较枯燥乏味,私家侦探在他的探案笔记里写写画画,让人摸不着头脑。每一次新的发现,看似是迷案的关键,但却让整个事件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当作者以丽莉(女主角,那个飞机失事后幸存的女婴)被判给韦家作为法院最后审批的时候,我以为一切都结束了。但那该死的DNA啊——科学的审判,给出的答案竟然是丽莉和两家之间无任何血缘关系。

    难道还有第三种可能?我摇摇头,觉得这一切越来越离谱,读书的过程也逐渐煎熬起来。当然,在作者无数次的“假情报”后,我终于在前两天一口气读完了250多页。书的后半部分情节相对紧凑有趣,我读得很入迷,以至于我好几次差点在地铁上摔倒(我是在地铁里读的,感觉真的超棒)

    所以,在长达5个月的阅读后。真相只有一个——丽莉不是韦家的孩子,也不是柯家的孩子。她的亲生母亲由于太年轻无法抚养她,便想丢弃她。当她的母亲决定把她杀死在襁褓中时,正巧看到了那架飞机的失事现场。这位母亲决定拿自己的孩子去替代飞机上那个已经死去的女婴。她的本意只是想给一个素不相识的家庭重新创造一条生命,没想到之后却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直到全书的最后,我才揭开了谜底。这本让我直呼“过瘾”的悬疑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复杂的叙述方法

    书的序幕是飞机失事的全过程,一句“18年后”,作者便把我们带入了“第一部分”。(差不多是第一章的意思)书的正式开头是以爵轻信(简介中的私家侦探)调查此案18年无果,准备开枪自杀,却有所新发现而放弃死亡的念头作为开始,以爵轻信的探案札记为主要线索展开故事的。

    在之后的阅读中,你会觉得整本书就是用了无数的记忆碎片所拼凑成而的。一次又一次的插叙,让读者的思想不断发生变化,在不同情节不同地点中来回穿梭。当然,这种写作手法尤其适用于悬疑小说。它会让读者感觉自己身临其境,好像跟书中的那位私家侦探一样,迫不及待得想去调查真相。

    书中的人性

    终于,这本书的重中之重——人性登场了。别看这只是一本悬疑小说,但它所包含的内容绝不仅仅是扑朔迷离的真相,还有书中人物的性格。也就是我在题目中提到那句话——当普通人以爱的名义陷入疯狂,你该如何区分善恶的边界?

    作者对书中的许多人物都描写得细致入微,下面我举3个代表性人物:

    ·爵轻信——贯穿于整本书的私家侦探

    刚开始,我觉得爵轻信是一个正义的角色。他耗费了18年的时间去调查此案,并决定在悔恨中结束这一生。那长达几十页的探案札记,足以体现出他的用心和缜密的思维。但随着故事的发展,爵轻信在我眼里却变成了一个被金钱所迷惑的杀人犯。他每年可以从柯家(争夺丽莉的其中一家,有权有势,还有花不完的钱)那里得到15万法郎,直到丽莉18岁那年,这笔“工资”才会停止。也许是那罪恶的金钱,爵轻信对柯家的案子很用心,并从各个地方搜集丽莉是柯家的孩子的证据。为了更轻易让丽莉归属于柯家,柯雷昂(我们姑且称他为丽莉的祖父吧)居然派爵轻信暗杀韦家(争夺丽莉的另一家,家境贫困)的韦皮耶和韦妮可(算是丽莉的另一对祖父母,皮耶被暗杀,妮可侥幸活下来了)。当然在这一切一切的背后,爵轻信终于良心醒悟了。他后悔他的“不公平对待”,所以日后的每一次调查,他都会如实向妮可汇报。也是他的一丝善良和细心,撮合了马克(韦家的儿子,可以说是丽莉的哥哥)和丽莉的感情。

    书的最后,爵轻信的所有秘密也被曝光。那个简介中所提到被“子弹射中心脏”的侦探,其实是爵轻信的朋友,而且正是被爵轻信所杀。他有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但他迫不得已,借着探案的理由,掩饰了内心的痛苦,最后在柯薇娜(柯家的女儿,算是丽莉的姐姐)的枪口下结束了一生。

    爵轻信是一个亦正亦邪的角色,但他成功地破解了此案,给丽莉了一个清楚的身世,完美地完成了任务,是不可缺少的人物。

    ·柯薇娜——一个深爱着妹妹的疯女孩

    柯薇娜,出生在家庭环境优渥的柯家,从小不愁吃不愁穿。令她最幸福的事,是有一个可爱的亲妹妹。但她6岁那年的空难,打破了她平静美好的生活。她一瞬间失去了父母,生命的光芒全部聚焦在了那个身世不明的幸存女婴的身上。她始终坚信那个幸存的女婴是她妹妹,并常常进出法院,小小的年纪,心灵却留下了可怕的阴影。

    下面摘取一段我记忆深刻的片段:

    “只要一有大人出现在薇娜面前,她一定不断重复相同的话:

    ‘对,这个小宝宝是我妹妹’

    ‘我认得她,她就是丽萝没错。’

    她祖父连强迫她都不必了,她非常笃定,没有任何疑虑,错不了的。

    摆在她面前的确实是妹妹的衣服,她认得那张脸是妹妹的脸,她听到的是妹妹的哭声没错。她愿意发誓,可以当着法官的面,以《圣经》发誓,或以她的洋娃娃发誓都行。她年仅六岁,却甚至能和韦家祖父母唇枪舌战。”

    当法院把女婴判给韦家时,薇娜彻底崩溃了。在她那年幼的心里,早已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那个女婴就是她妹妹,谁也不可能抢走她。

    18年,那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儿已经化为了记忆。薇娜成了一个疯狂的刽子手,虽然从没杀过人(除了爵轻信),但却随身带着一把毛瑟手枪。她只为一个目的而活——把妹妹带回家。她自甘堕落到人性的深渊,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那个早已死于空难的妹妹。

    我可以不折不扣的说她是一个女疯子——一个充满爱的女疯子。她专门为丽莉准备了一个粉红的房间,静候她的归来。里面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礼物,有圣诞节的,生日的……18年来,她用一种自己独有方式爱着妹妹,活在自己的幻想中。

    但是,书的结局还算圆满。薇娜渐渐接受了现实,认可了丽莉,并把那个房间里她最喜欢的礼物——一只巨大的毛绒玩具熊送给了丽莉。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又慢慢地回到了我们身边。

    ·丽莉——本书的女主角

    作为女主角,丽莉的笔墨却显得极其稀少。

    18年的成长,没有一个真正的名字,没有一个确定的身世,在这硕大的世界她好像没有一席之地。两个家庭都想尽办法去爱她,但她却不知道自己真正属于哪里,在这个陌生的世界越来越迷茫。

    《直到那一天》的“那一天”,既是指米莉成年的那一天,也应该是指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作者在小说结局给了丽莉一个美好的人生,丽莉清楚了自己的身世,并和马克组成了新的家庭,有了爱情的结晶。

    作者的小彩蛋

    对于柯家来说,那个幸存的女婴名为柯丽萝;而对于韦家来说,那个幸存的女婴是韦米莉。“丽萝”和“米莉”,这两个相近的名字,最终被组合成了“丽莉”。

    《直到那一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普通人以爱的名义陷入疯狂,你该如何区分善恶的边界?——《直到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fw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