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艾蒿

作者: 七月上的冥王星 | 来源:发表于2018-06-18 16:35 被阅读16次

棕香端午节,城里的艾蒿。

早上五点,老爸发来微信:端午节安康!微信的这头我正在嚼着刚买回来的粽子,肉馅掺和着红枣,散发着浓浓的香气。

吃着城里的粽子,味道也是不错。只是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手里拿着的是城里的粽子。大概是长大了,回想起小时候农村里爷爷奶奶做的手工粽子。做法独特,包粽叶前的准备动作需要完善。第一道程序就很讲究,那个时候家里直接拿大盆子洗涮干净盛满白米。白米也是事先精选过的和红豆以一定的比例放置进去。于是银白的大米间是红色的豆子,好看极了,殊不知煮熟了就是好吃。

村里人有挨家挨户串门的习惯,从东家串到西家也确实应了这句老话。原是这村里分东头和西头。长长的泥土路挤在中间,有时淘气的邻里孩子们追着小贩的呦呵声一路小跑。大家端午见面自然会包粽子,有的撸起袖子就有“大包一场”之势。顺道说说这第二道工序便是洗粽叶。粽叶弄干净了就得晾干上一天,第二天包粽子的韧性或是操作就会顺利很多。别看这些普通的粽叶,在洗干净之前,它们都是自由生长在山上的“精灵”。透绿,纹路,还有参差不齐,这些“精灵们”赖于生长在竹林地带或是菜园子更或是小山地带。那时候外婆家的后菜园地里零星种着些,一簇一簇,向上而生,很有竹子拔节之势,无奈不能便只有仰望竹子的份了。

手里的粽子此时已被吃去了一半,丰富的馅儿大摇大摆显露出来:红豆,鸭蛋黄,还有肥油夹老干妈梅干菜。

这样的粽叶,配上这样的银米粒,撒上半斤红豆已是粽子的原味的模样。才是故乡的粽子,小时候的粽子。若是赶上腌制腊肉的当儿,配上切好的腊肉,味道就更是丰富无比了。

关于粽子的包法有很多种。我最喜欢也觉得最新鲜的是浙江人(沿海南部城市)的包法。粽叶只用一个,用绳子系好之后剩下的就不用管了。而这种包裹法省材料,正是我从来自浙江的婶婶那里学习来的。观摩下来,有点像日本的料理,精致又典雅,最关键肉馅和蛋黄,一个都不会少。

家里的老房子里厨房间至今还挂着的筛箩,虽已陈旧,当年铺满面粉入厨蒸粽子必靠它了。一蒸一蒸地煮,煮熟一波就吃一波。家里小孩多的,会在之前准备好的粽子里放上硬币,象征着吉祥如意,大吉大利。

村落里的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大人小孩欣喜为之的赛龙舟环节。

赛龙舟是在镇上举行的,那时候凌晨便有村里的人相约而去,人头攒动的镇上变热闹了。有卖早点的,售粽子的,还有等在河岸上放鞭炮的。遗憾一点,没有将画面拍摄下来。

粽子吃毕,已经到了上班时间。拿起包出门,一股艾香扑鼻而来。

城里的艾蒿

相关文章

  • 城里的艾蒿

    棕香端午节,城里的艾蒿。 早上五点,老爸发来微信:端午节安康!微信的这头我正在嚼着刚买回来的粽子,肉馅掺和着红枣,...

  • 艾蒿

    这是我家的艾蒿,我没有去地里拍照,我只能在我家车上的蒿堆里拿一根插上。它不仅可以卖钱也是一种药材。

  • 艾蒿

  • 艾蒿

  • 艾蒿

    散在荒滩风吹来雨打过 也不知道妆扮学学那些花儿 改变自己的款式和颜色 或者像那些鸟虫说出满腹的心事 板着的脸就不能...

  • 香蒿拦社

    艾蒿高昂的头颅 挽救过上一辈饥饿的皮囊 听诉 只见艾蒿不见米 米粒儿裹在艾蒿里 揉搓砸洗的艾蒿数次淘洗 如糠皮 咀...

  • 端午的艾蒿

    相对于端午的粽子我印象深的是端午的艾蒿。小时候家里穷,温饱尚不能解决,也就没闲心做美食应节令了。倒是艾...

  • 童年的艾蒿

    端午一早,天还阴着,地面上的水迹刚消失不久。三个好久没见,爱养花,爱散步小伙伴又见面了。 走到郊野公园,在一处僻静...

  • 艾蒿青青

    艾蒿天天在窜高 清明已近 而你,躺在地里已经八年了 不愿再登你住过的楼 上去见不到你的形 听不到你的唠叨 触不到你...

  • 艾蒿情

    前段时间,我的身上起了很多的红点点跟疙瘩。 一到晚上,我都会忍不住去挠。刚开始只是很痒,后来感觉起包有些疼。我让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城里的艾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mn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