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来简书看我

作者: 陈淮念 | 来源:发表于2018-01-03 10:49 被阅读189次

文 | 陈北宋

image.png

2018年1月3日,星期三,晴

1

2017年7月,我开始在简书写文字已经半年。那时我坚持每日更新,写小说,写随笔。孩子放假后,我找个合适的机会,跟三川君带着孩子去北戴河度假。

一天上午,手机响起了微信提示音,是哥哥:“你写文章了?”

我吃了一惊。那时我写东西还处于隐蔽状态,除了爱人三川君和孩子之外没人知道。我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地说:“啊,那个......你怎么知道的?”

哥哥发给我一个链接。是中国青年报转载我在简书的一篇文章,《从一穷二白的农村女孩到女博士:我的寒门之路》。哥哥说:“这里面作者写的是陈北宋,你的网名不是叫陈北宋嘛?!再说这写的都是咱们家的实际情况,我一看就知道”。

我竟然有种莫名的心虚:“哥哥,我写出来没什么吧?”

“这能有什么,文章写的不错!”

可我为什么有种把自己的家事大白于天下的不安呢?这篇文章转载的太多了。在此之前的两天,一个关系很好的同事也发给我一个链接,问我是不是我写的?我问她怎么会知道我写的文章,同事说是她的一个亲戚发给她让她看的,说这篇文章写的很好。她一看就知道是我写的,因为大致情况对的上,名字还是我的网名。

2

跟大多数开始写作的人一样,我也是从身边的人和事寻找素材。《疯爷爷的一生》写的是我的一个本家爷爷,因为孤苦无依,被父母收留到我家生活。疯爷爷行事乖张,性格怪异,但在我们数十年如一日的相处中又不乏温情。虽然他已去世十年之久,却仍然鲜活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我梳理了我对疯爷爷的感受,尽量真实地写了出来。

这篇文章感动了很多读者,有不少人说看哭了。我觉得妹妹也一定会有共鸣,把文章链接发给妹妹。

之后我关掉手机,照顾孩子睡觉,讲睡前故事。

第二天早上,六点整的闹钟把我叫醒,习惯性地打开手机,微信和简书多了很多推送消息。先看微信,凌晨四点左右大哥给我发了些图片,仔细一看,是用水笔在他的办公稿纸上写的文章,十多页,写完拍成照片发给我。只看个开头我便泪目:“看到妹妹写的文章,泪流满面。便披衣下床,写下跟妹妹不同的记忆。”

我眼里含着热泪仔仔细细地把哥哥写的文章看完。原来我所写的疯爷爷在大哥的记忆中是这样的存在。原来因为我的年龄还小,对于疯爷爷的身世描述不尽准确。2017年夏天,我们共同长大的老家被浩浩荡荡地拆迁了,整个村子被夷为平地。大哥比我离父母更近,更能体味人事全非的无奈。

大哥在后面写道:“家将无,坟将无。我把你们写在纸上,记在心里,因为你们是我的家人。”

看完文章,手忙脚乱地给孩子做饭,边做饭边擦眼泪。一边纳闷为什么大哥会看到这篇文章?做饭的间隙我翻了一下朋友圈,原来妹妹看完之后把文章发到了朋友圈。

看完这些消息,我又打开简书,多了很多关注的人。哥哥,妹妹,表妹,堂弟......

原来他们跟我一样都还记得疯爷爷,他虽然不具有正常人的智力和行事方式,对于我们这些孙辈仍然倾注了正常人的情感。在这一个瞬间,我清楚地看到文字成为一个桥梁,把身处天南海北的家人们连接在一起。

写作,就这样丰盈了我的情感。

3

来简书上看我的家人多了,有好处也有不便。首先写文章不能再毫无忌惮随心所欲,必须考虑看这些文章的人里有我的家人,未免束手束脚。好处当然是不管写的什么主题,总会有那么几个人捧场。

幸好我的父母不喜欢智能手机,平时只打电话,不会玩简书。

我的父母都是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的老一辈,快七十岁了。我家是老式家庭,父母和子女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做不到现代家庭那样全无隔阂,虽然我们都爱对方。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迷上了写作文,每天吃完晚饭都会写上两三篇,献宝一样拿给父亲看。写作文的纸是读高中的哥哥考试试卷的空白背面。父亲放下放碗,拿过我写的作文,还没看就连声赞叹说写得真好。

上中学之后,写的作文,日记,再也不会让父母看到。忙碌的父母也从没想过要偷偷看我的作文和日记,他们没有这样的闲暇,自然生不出这样的心思。

某天看到一篇文章写道:“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精神领域的探索从未停止。爸爸会装模作样的偷看我的日记,再照原样摆好......”,竟莫名地心生羡慕。原来跟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跟我们那个年龄的父母,精神上的交流过于贫乏。我越来越进入了父母看不懂的领域,做着父母理解不了的工作,过着父母无法适应的生活。

刚毕业的时候,我对妈妈说,我的工作跟知识产权有关。

妈妈说:“植树什么?”

好在我们都习惯了。父母看不到我的文章,这使我感到安心。

周末给妈妈打电话,说哥哥嫂子刚带着侄子走。妈妈说嫂子给他们念了我写的文章,听得她和父亲老泪横流。不知为何听到妈妈这样说,我的眼眶也湿润了,喉头热辣辣的。那一刻我知道亲人之间有不同的相处方式,何必羡慕别人?虽然我和父母精神上沟通得少,但我们的感情是共通的。

等等,嫂子为什么也能看到我的文章?难道她偷偷摸摸地注册了一个账号关注了我?可我写的文章明显不属于她的风格......

看来不管性格迥异与否,对于家人,我们都期待能够进入家人的精神领域,以各种方式。

4

关注的人多了,我慢慢感觉到不适。想起一开始写作的时候有人告诫我,写作这件事一定要自己私底下悄悄进行,不能让周围人知道,否则你就会失去创作的热情。另外,写作的素材一般都是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万一被人发现你在写别人,会引起不快。

我对这个说法没有太在意。一开始自己在私底下写作完全出于不好意思,认为自己偶尔写点小说和随笔,没必要让周围人知道。后来文章流传的广了,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我开始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慢慢变得懈怠。

认真剖析一下自己,未尝没有上面所说的原因。现在无论写什么都有点放不开的感觉。果然对于写作者来说,不能自由落笔才是最大的阻碍。

但总不能就这样下去吧?那些出了名的作家,难道因为大家知道他在写作而放弃?一定是你没找到合适的途径。我这样说服自己。

偶尔给妈妈打电话,她在姨妈家。姨妈接过电话说:“你姐姐看了你的文章,跟我说还是多读书好啊你不知道你外甥女写的文章多动人!”

我讪笑,说不出的尴尬。

这样的事情发生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只要我还拿着笔,就会有周围的人关注我,因为他们是我的家人亲友,他们希望了解我,了解我的生活和感受,希望从我的文章中找到共鸣。

再认真拷问一下我的内心,这一年因为写作我变得前所未有的满足,很大原因就在于跟亲友家人的交流变多了,这种深深的连结感是我之前未曾体会过的,新奇,感动,带着隐隐的不安,却让我沉迷。

2018年,我会继续拿起手中的笔不放下,因为有你们。

相关文章

  • 家人来简书看我

    文 | 陈北宋 2018年1月3日,星期三,晴 1 2017年7月,我开始在简书写文字已经半年。那时我坚持每日更新...

  • 我妈来简书看我

    -01- 我妈,其实并不是一个喜欢看文章的人,整天爱咋咋呼呼,就差没跳广场舞了,和我妈相比倒是显得我比较沉稳。 我...

  • 我爸妈来简书看我

    我爸又喝大了。他气势汹汹地在微信上问我:我咋看不着你写的文章? 面对醉汉我有着异于常人的丰富经验,立刻连哄带骗:我...

  • 谢谢你来简书看我

    写简书断断续续,有时候会词不达意,吐槽短暂的情绪,但是,谢谢你来简书看我,即使偶尔是路过……

  • 想让你们来简书看我

    题目/想让你们来简书看我 文/将晚的天 从今年6月27日开始,我发表了自己在简书的第一篇文章,也是那个时候我开始下...

  • 女儿看我简书

    我前天晚上坐在客厅沙发上浏览简书,女儿从书房走出来,坐在我身旁腻腻歪歪,眼睛时不时瞟一眼我手机。我赶紧把手机斜对着...

  • 我看她们像知音,她们看我像韭菜

    来简书第八天,遇到4波看我像韭菜的。麻烦专业点,做事用点心,我是来简书8天,我又不是来这个世界8天,呜呜呜。...

  • 来,来,来,看看我理解的简书日更意义

    我个人理解简书日更的意义就是坚持! 今天7月18日,是我加入简书日更33天,经常看好友们的文章,很多文章和评论中,...

  • 2020-04-05

    作者:“简书,有人会看我的作品吗?” 简书:“不会啊。” 作者:“那你帮我好了。” 简书:“好呀” 简书:“充钱充...

  • 我来简书多久了?

    今天我看了看我的第一篇文章,才知道我是2018中秋节来简书的,来简书已经672天了,我惊了,溜了,写文去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人来简书看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nc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