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晓书馆千钻公会巢湖文海
好心还需要好办法——舒生读《论语》第一百一十一

好心还需要好办法——舒生读《论语》第一百一十一

作者: 舒文shuwen | 来源:发表于2020-08-08 06:48 被阅读0次

原宪住在鲁国,家居方丈小屋,盖着新割下的茅草;蓬草编成的门四处透亮,折断桑条作为门轴,用破瓮做窗隔出两个居室,再将粗布衣堵在破瓮口上;屋子上漏下湿,而原宪却端端正正地坐着弹琴唱歌。子贡驾着高头大马,穿着暗红色的内衣,外罩白色的大褂,小小的巷子容不下这高大华贵的马车,前去看望原宪。原宪戴着裂开口子的帽子穿着破了后跟的鞋,拄着藜杖应声开门,子贡说:“哎呀!先生得了什么病吗?”原宪回答:“我听说,没有财物叫做贫,学习了却不能付诸实践叫做病。如今我原宪,是贫困,而不是生病。”子贡听了退后数步面有羞愧之色。原宪又笑着说:“迎合世俗而行事,比附周旋而交朋结友,勤奋学习用以求取别人的夸赞,注重教诲是为了炫耀自己,用仁义作为奸恶勾当的掩护,讲求高车大马的华贵装饰,我原宪是不愿去做的。”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原思,就是原宪,字子思,这里是以字称。“为之宰”,一般认为,是指原思给孔子当宰,当他的大管家,为孔老师理财。但这话说的有点突兀,好像上面还有话。朱注将这一章与上一章合在一起讲,分开来对比似乎也可以。孔老师给原思定的俸禄是粟米九百。这里没有写单位,是九百斗?九百斛?不知道,也不可考。但可以认定,这个俸禄还是挺丰厚的。所以原思推辞说:太多了!太多了!使不得!使不得!我不能要,我也吃不了这么多粮食。孔老师说:别推辞,吃不了,就分给你的邻居乡党,让全村一起帮你吃吧!什么职位多少俸禄,那是有规定的。你推辞,别人怎么办?

比如正职的工资是九百,副职是六百。你因为自己吃不了,也因为自己和老师关系好,就说我只要三百就够了,这句话好像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情况,也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情,但对于副职和其他人可谓是晴天霹雳。毫无疑问,其他人都会对你咬牙切齿,你还怎么当领导呢?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孔老师心里明镜儿似的,但他看破不说破,只是轻描淡写地来了一句:你吃不了可以分给别人啊,反正这是你该拿的工资,你必须一分不少的领走。

还有一种说法,孔老师让原思当他的大管家,是在帮助原思。战国秦汉时期的古书,经常拿他跟子贡作比较,子贡是孔门中最有钱的学生,他正好相反,是个贫困潦倒的人。在孔门弟子中他以清静守节,安贫乐道,积极实践儒家思想而著称。以不好胜、不自夸、不怨恨、不贪来培养自己的仁德。后来,遵照孔子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守死善道,危邦不居,乱邦不入的教导,他不求官职而隐居草莽,过着“不厌糟糠”的清贫生活,而且贫而无怨。孔子死后;他与世隔绝,不求仕途,不办教育,成了逃避现实斗争的出世主义者。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从祀孔子。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封为“原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升为“任城侯”,度宗咸淳三年(1267)以“任城侯”,从祀孔子。

这短短两行字,考察孔老师的言行,至少有两点值得思考。原宪心里大概想着,我现在是孔子的弟子,我给老师做事,不应该收受俸禄。但是他现在又是家臣,他这个身分属于孔子的下属,是工作,所以应该可以接受俸禄。在原宪提出自己工资高了之后,孔老师非常清楚这背后的规矩是什么。无论如何都要按照规矩老办事,不能因为一个人提了对自己有利的建议,就放弃了对规则的坚守。结合前一章讲子华出使齐国,冉子为子华的母亲请粟,孔子这时候给了很少,给了两次就不再给了,而且总共只有八斗八升。而且冉子给她很多,就批评他,给她八百斗,批评他。

原思为之宰,是孔子的家臣的时候,孔子给他九百斗米。虽然这两个事不一定发生在同一个是简段,但“弟子类记之,以见圣人取予之际各有所宜尔。”孔子的弟子把这两桩事记录下来,就显示出孔子取与周济之道。这都是什么?进退应对,如何进退,如何取与。《弟子规》上讲的,“凡取与,贵分晓”。这个分晓很重要,不能乱,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该给多少就给多少,各有所宜,宜就是应该,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要合理合情合法。

还有一点是孔老师看到原宪很穷,就让他当自己的管家,给他发工资。看上去很简单的一件事,却藏着圣人的仁德之心。前一章讲“周急不继富”,这一段讲的是如何“周急”。知道别人需要帮助,但并不是简单粗暴的给他一笔钱,这样会让人很难堪,会觉得你是施舍。曾经在接济一个高中生的时候,我提出想知道他的学习成绩,让他写信说说自己的学习情况,本来想着跟他交朋友,却冒犯了这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高中结束后再也没有联系,此事一直在心里提醒着我,真正用心的帮助,是让人觉得理所当然。

就像孔老师这样,想帮助贫困潦倒的学生,不是拿出一笔钱给他,而是让他在自己家里当个差事,然后顺理成章给他开工资。这样的帮助让人很温暖,既体现了关心,又留足了面子。在外人看不见的地方扶一把,打破生活的卡顿,进入生活的良性循环。这样在充分留有尊严的基础上的帮助,会让被帮助的人觉得自己是体面的,进而树立对生活的自信和对自己的自尊,然后体面的活下去。也不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让他觉得反正在你面前没有颜面,便屡屡恬不知耻地纠缠;另一个是让他觉得是跪着接受施舍,心中没有感恩反而生了怨恨。这恐怕也是润物无声的助人之道吧。

这背后还有个“我”字,那些就这别人的苦难,在各大媒体上大张旗鼓地“施舍”的人,恐怕不是在帮人,而是在害人,或者说帮助自己成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心还需要好办法——舒生读《论语》第一百一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pc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