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初鉴 五十

作者: 南川子 | 来源:发表于2020-11-14 13:23 被阅读0次

引:天理在人心,亙古亙今,無有終始。天理即是良知,千思萬慮,只是要致良知。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隨事應去,良知便粗了。若只著在事上茫茫蕩蕩去思,教做遠慮,便不免有毀譽得喪,人欲攙入其中,就是將迎了。

南川子曰:良知良能,先天之属。善用者长乐,不善用者长闷。人多爱慕圣贤,却不知圣贤之道难。必有舍弃,方有所得。整日枯坐书斋,虽殚精竭虑以思,恐终无益处也。必也亲身经历,百般锻炼,方能看得清,想得开,放得下。

引:先生曰:“‘先天而天弗違’,天即良知也。‘後天而奉天時’,良知即天也。”

南川子曰:何谓之天?其洪荒无边者乎?非也。人以有好生之德者为天。天地不言,而万物生。厚德载物,利民无伤。而良知者,与天性一,皆好生者也。如能随之,不圣为何?惜乎良知易欲弊,浩天易云遮。虽然,其性终不易也。此所以人能代代不休,天所以长生永在也。

引:“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 又曰:“是非兩字是個大規矩,巧處則存乎其人。”

南川子曰: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者。然则是非之心常因欲弊,爱美之心却因欲而常在。盖是非之地常有利益交杂,人为取其利,故常混淆是非。此所以先生重是非之心也,在此循循教诲。“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诚哉斯言!

庚子年九月廿三

2020.11.08于北京作

相关文章

  • 《传习录》初鉴 五十

    引:天理在人心,亙古亙今,無有終始。天理即是良知,千思萬慮,只是要致良知。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隨事應去,...

  • 《史记》初鉴 五十

    引:滅秦之後,各分其地為三,名曰雍王、塞王、翟王,號曰“三秦”。項羽為西楚霸王,主命分天下,王諸侯,秦竟滅矣。後五...

  • 《传习录》初鉴 六十

    引:先生曰:“吾與諸公講‘致知’、‘格物’,日日是此,講一二十年俱是如此。諸君聽吾言,實去用功,見吾講一番,自覺長...

  • 《传习录》初鉴 十九

    引:曰:“然則善惡全不在物?” 曰:“只在汝心,循理便是善,動氣便是惡。” 南川子曰:物无善恶,因人而异。彼以为善...

  • 《传习录》初鉴 十八

    引:後世不知作聖之本是純乎天理,欲專去知識、才能上求聖人,以為聖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須是將聖人許多知識、才能逐...

  • 《传习录》初鉴 二十

    引:又曰:“‘疾沒世而名不稱’,稱字去聲讀,亦‘聲聞過情,君子恥之’之意。實不稱名,生猶可補,沒則無及矣。‘四十、...

  • 《传习录》初鉴 卅三

    引:先生曰:“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 南川子曰:欲如何可息,只是要正。 引:曰:“靜未嘗不動,動未嘗不靜。戒謹恐...

  • 《传习录》初鉴 四十

    引:苟不‘志道’而‘遊藝’,卻如無狀小子,不先去置造區宅,只管要去買畫掛做門面,不知將掛在何處? 南川子曰:好做表...

  • 《传习录》初鉴 卅四

    引:曰:“功伕不離本體,本體原無內外,只為後來做功伕的分了內外,失其本體了。如今正要講明功伕不要有內外,乃是本體功...

  • 《传习录》初鉴 卅七

    引:問“知行合一”。 先生曰:“此須識我立言宗旨。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初鉴 五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xw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