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先生曰:“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
南川子曰:欲如何可息,只是要正。
引:曰:“靜未嘗不動,動未嘗不靜。戒謹恐懼即是念,何分動靜?”
南川子曰:看做如何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然则只是一座山。
引:無欲故靜,是‘靜亦定,動亦定’的‘定’字,主其本體也。
南川子曰:焉能无欲耶哉!人无欲不存。所无者,无非欲之欲也。欲不合于道,不去何为?从于本来之欲即可。本来之欲者何?饮食男女而已。然则不过于求之即可。
引:一息便是死,非本體之念,即是私念。
南川子曰:本体之念者,良知也,不教而能知之者也。教而知之,学而知之,即是私念。
引:曰:“如何欲不聞見?除是槁木死灰,耳聾目盲則可,只是雖聞見而不流去便是。”
南川子曰:人非草本,焉能无情?只是不滥情,不乱情而已。
引:又問:“靜坐用功,頗覺此心收斂;遇事又斷了,旋起個念頭去事上省察;事過又尋舊功,還覺有內外,打不作一片。”
南川子曰:此言正是说我,我便是如此。看来为静而静,是假静也。刻意为之,终有不自然处。但有松懈,则一退千里,尚不及始也。故须从根本上书,去刻意之心,使归于自然。
引:人須在事上磨煉,做功伕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那靜時功伕亦差似收斂,而實放溺也。
南川子曰:先生之言是也,诚哉斯言!若不在事上磨炼,不过是凭空起楼,焉能起之!真金还须火炼,不炼不得其真也!
庚子年九月十五
2020.10.31于北京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