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们成长
贷:父母老去
学习会计时,反复提及的一个选择: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在记账凭证中,资产的增加记为“借方”,负债的增加记“贷方”。
我们沐浴着朝阳走过垂髫,豆蔻,弱冠。
我们的父母却从而立走向不惑,花甲,古稀。
当我们的的身高逐年增长,而父母的身躯却日益佝偻,消瘦。
当我们的皮肤吹弹可破,他们的脸上已经有了隐隐的细纹。
芸芸众生,莫不遵循这此消彼长的自然规律。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正如龙应台在《目送》中写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古代孝子韩伯俞在犯错时,他的母亲总会严厉地教育他。有一次母亲打他,他突然放声大哭。
母亲很惊讶,几十年来打他从未哭过,于是就问他:“为何要哭?”伯俞回答说:“从小到大,母亲打我,我都觉得很痛。我能感受到母亲是为了教育我才这么做。但是今天母亲打我,我已经感觉不到痛了。这说明母亲的身体愈来愈虚弱,我奉养母亲的时间愈来愈短了。想到此,我不禁悲从中来。
是啊,一个个十年转瞬即逝,谁的鬓角新添白芽。
到我们逐渐长成绿树成荫,往日如泰山般的父母已经走远。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父母在时,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时,人生只剩归途。
借:银行存款
贷:身体健康
前几天新闻报道37岁的刘凌峰在连续腹泻后去检查身体,被检查出患有腹膜炎合并胆囊结石、肾结石、尿路感染、肠梗阻,住进了ICU病房。两天后,医生给他做胃镜时,判断他可能患有胃癌。检查结果出来后,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他深知自己要更加努力才能给孩子们良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于是超负荷工作,最夸张的是连续工作了70个小时,正是这样的拼劲,才使得他快速成长为公司高管,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财务自由。
然而,银行存款的增加的代价却是身体健康的透支。一方增加,另一方减少。
这几天关于中年的焦虑似乎在每个角落蔓延,什么“中年男人不如狗”,什么“中年没有性生活”,什么“中年油腻”已是我们自嘲的话语。而在这些背后都是游走在生活和生存边缘上的深度无奈。
毕竟没有人愿意累成狗,愿意甘于油腻。
对于一部分人而言,可能真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奋力拼搏,透支了身体,是为了银行存款上的数字更大,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于金钱的欲望。而对于有些人而言,有时候光是活着已是花光了所有运气,为了生活,不得不超负荷工作,身体状况当然不容乐观。
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如何在这两个会计等式中寻找平衡值得深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