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甲骨文字典》《甲骨文合集》《甲骨文新编》,你会惊奇地发现,
“福”字的形状真是千奇百怪
,大略数一数,竟然有数十种之多(“百福图”神马的,简直太小儿科了)。经过认真梳理,大体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
——最早出现的“福”是一只装满酒的酒器,主要是强调用足够的酒做祭品。在商朝,甚至是早期的封建社会,酒都象征生活的富足。因为,只有家产丰足,粮食富余,才会用粮食来酿造酒,而以酒献祭,也显示了十足真金的诚意。
——之后,在酒器的下面增加了双手,强调举起酒器敬奉神灵的恭顺姿态。
——也有的“福”,是在酒器旁边增加“┬”或“亍”(他们都是象形祭台的样子,发展到后来,就是“示”字)强化祭祀色彩。
——复杂一些的“福”,是双手、酒器、祭台三者并存。
总之,它们都表示一种祭祀的形式,所传递的信息是:用酒向神灵献祭,答谢之前的护佑,并请求继续赐福。“福”的本义是:神灵保佑。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曹刿论战》,记述了齐、鲁之间的长勺之战,曹刿问鲁庄公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他祭祀的时候,从不虚报夸大祭品的数量(看来对神灵报假账是当时的普遍现象),一定对上天说老实话。曹刿立刻说:“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意思是说,小小的信用不足以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你的。
西周晚期青铜器士父钟甲骨文中,“福”字象形酒器的部分,形状并不一致,多有变化。直到西周晚期,字形趋近于“畐”(读作fú),为后来的小篆所本。因为“畐”的原义是装满酒的酒器,所以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用了它的引申义:“畐,满也。”
就这样,“福”首先是一个象形字,然后是一个会意字,最后成为形声字。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酒底儿会叫福根儿,只当是酒席上劝酒的托词。而只有了解“福”字在3000多年前的生产流程,才懂得其源远流长的丰富内涵。
要知道,就在三国、两晋时期,酒还别称为“福水”。这个名称后世不传,也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叫田艺蘅的明朝人写了一本《留青日札》,他分析说:“《晋书·地理志》有福禄县,属酒泉郡,《水经注》所谓福禄水,由是县出也。俗呼酒为福水,当因乎此。”这就是生搬硬套了,但没有更具说服力的解释出现,所以后来人都把他的话当作“正解”,而不断转发。
“福水”名称的失传,也许就像傅斯年先生所说的,中原汉人的道统,在隋朝(北方异族)灭陈(中原文化流亡到江东的根据地)之时,已经断绝。
“福”是一种祭祀的形式,在民国也还存留,鲁迅的小说《祝福》就是明显的例证。书中写道:“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祝,可理解为祈求。所谓祝福,就是除夕致敬尽礼,祈神赐福,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现在,泛指祝人顺遂幸福。
清朝的时候,流行在腊月里写“福”字悬贴门户,皇宫中也是如此。康熙皇帝偶然兴起的时候,会把自己书写的“福”字颁赐给后妃、近侍、近支王公和内外大臣,以示恩宠。
到他的儿子雍正皇帝上台,把老爹的偶然之举当作了成例,还把老爹用来写“福”字的笔称作“赐福苍生笔”,当作“吉祥法物”珍藏起来,代代相传。以后的皇帝每年入冬后,都用这支笔写第一个“福”字。
皇帝开笔书“福”,宫中还有简单的仪式:先期,由奏事处把受赐“福”字的候选人名单呈进,由皇帝硃笔圈定若干人,排好日期,分队颁赐。
到开始写“福”字这一天,内阁传集领赐的人到乾清宫门阶下肃立等候。皇帝升座后开始书写,写毕,领赐者走到御案前跪下,叩头接过。如果这时适逢外省提督、巡抚有奏函报来,碰到皇帝高兴,也立刻写“福”“寿”字颁赐。
乾隆皇帝则另有花样。对近臣面赐“福”字时,他面南而立,现场书写福字,领赐者则北面而跪,当御笔初下时,就要开始磕头,磕到写完,两名太监移动“福”字自领赐者身上移过,再放到地上等待墨干,名为“一身是福”。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在扬州驻跸时,写了不少“福”字颁赐给地方官员、士绅和盐商,领赐者“以为奕世光宪”,“敬装龙匾”,悬在厅堂,谓之“福”字厅。总之,没人敢把它贴在门上。
传到咸丰皇帝,照行不误。故宫博物院所存的“宫中杂件”档中,就有咸丰初年的“赏福字单”,即咸丰二年赏给皇后、英嫔、云嫔、婉贵人、兰贵人(后来的慈禧太后)、丽贵人、容常在等内廷主位“福”“寿”字和对联的名单。
光绪皇帝亲政前,慈禧太后秉政,她和皇帝一样,每年入冬后在长春宫用“赐福苍生笔”写“福”字。
曾国藩就接到过这种赏赐。《曾国藩家书》中记载他对亲朋的乔迁贺礼:“御赐福字一个(即去冬所赏者),红缎对一付,书十种,兰十盆。”
慈禧太后归政后,光绪皇帝写了几年的”福“字,可惜,他想收拾”亲爸爸“的冒险宣告失败,慈禧太后从颐和园回来,就把这个“权力”给剥夺了。
晚清大臣裕庚之女裕德龄曾入宫伴陪慈禧太后,后来,她撰写了《清宫禁二年记》,风行一时。书中描述了慈禧太后写“福”字的场景:“腊月二十四日晨(即1905年年初,时值日俄战争在中国辽东半岛进行得如火如荼),余等偕太后同至朝殿,太监预备黄色红色湖色斗方大纸,磨墨以待。太后乃握笔醮墨,书福字寿字。既而稍倦,则命宫眷代书,或命能翰墨之官吏书之。书毕,分赏诸宾以及群臣。其得太后亲书者,则为莫大之荣眷焉。”
溥仪三岁入宫当了清王朝的末代皇帝。辛亥革命后,依照逊位的优待条件,溥仪仍“暂居宫禁”,一直住到1924年被赶出紫禁城。这十三年里,还维持着小朝廷的局面,书写“福”字颁赐也就仍作为成例延续下来,成了小朝廷拉拢遗老、军阀政客的一种手段。
等到他被迫出宫到天津寓居,“福”字的效用一落千丈。聚集在末帝周围盘算复辟的人们,伸手要钱,要珍宝,溥仪终于认识到,原来无比神圣的“御赐”,已经一文不值。
如果喜欢,请点个赞。
转载使用请获取授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