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早年间,杭州有一名妓叫李娇娘。长得如花似玉,肤白如雪。如想会她一面须有千金铺路。当时,有一个书生刘秀才,慕其美颜,千方百计地随了他的心愿。
二人如鱼得水,如胶似漆,像恩爱夫妻一样,在一起共处半年有余。后来刘秀才盘缠用尽,老鸨子嫌他已无利可图了,便用计让刘秀才知难而退,撵他走了。临行前,刘秀才对李娇娘山盟海誓,非李娇娘不娶,李娇娘被刘秀才的真情所感动,决心非刘秀才不嫁。
刘秀才去后,李娇娘便闭门谢客,从此以后不再见任何客人。一心一意地等待着自己选的如意郎君,早日来迎娶她脱离苦海。谁知道天不随人意,事如愿违,她一等就是一年多。其间受尽了老鸨子的百般凌辱,想让其接客为她挣钱。李娇娘志如铁坚,坚决不从,誓死为刘秀才守身以待。
后来老鸨子多方打听,得知刘秀才回家月余就娶了一富家千金。李娇娘得知消息以后,瞬间精神崩溃,自缢而死。死后她在地府里正遇着地府娘娘,她对娘娘痛诉了她的冤情。娘娘见她死的冤屈,准许她再到阳间报仇。可是,娘娘在查看生死簿的时候,发现刘秀才此生有荣华富贵还没有享受完,阳寿正盛。她就对李娇娘说:“也只能等到来世,你的情仇才能得报。”
后来刘秀才寿终正寝以后又投胎到一个商人之家,商人姓王,便取名王三郎。三郎生的一表人才,但不求上进,仗着家里有钱整日里和一些浪荡公子为伍。
李娇娘投胎到了官宦之家,成了张尚书家里的千金小姐。取名张翠翠,她生的有倾城倾国之貌,喜得尚书夫妇如获珍宝一般。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庙会,王三郎知道这一天,是富家小姐贵妇们都会来庙里烧香还愿的日子,也正是他们这些风流公子偷香窃玉的大好时机。他们几个就早早地相约来到了庙里,想饱享眼福。
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张翠翠一到庙会就被王三郎看见了。他见翠翠如仙女般的美貌,又像是早已相识,此时早已把他的魂勾走了。
三郎两眼发直,浑如呆傻一般地看着翠翠。这时,三郎的呆相已被翠翠的丫鬟看见了,随即告诉了小姐。翠翠转身一看三郎,她也感觉到好像早已相识,又见他那呆相。她不由地看着三郎嫣然一笑,这一笑,三郎可真的受不了了。
王三郎回家之后便一天到晚地想着翠翠,后来就不吃不喝得了相思病。家人得知内情后就托媒人到张尚书家里提亲,谁知他们门不当户不对,被尚书一口回绝了。可是,他们哪里知道,翠翠小姐自从见了三郎以后,也就忘不了他了。后经丫鬟多方打听,才知道三郎为了她已得了相思病,她知道以后就对三郎更加倾慕。
一天,三郎的一个朋友来看他,见他对翠翠痴情不改,就想法设法找到了翠翠的贴身丫鬟。没有想到翠翠的丫鬟也正在寻找机会为小姐送信。他们二人一拍即合,约定在尼姑庵里让他们二人相会。
原来尼姑庵里的老尼姑是张尚书家里的常客,尚书夫人也经常为尼姑庵里捐钱送东西,又加上翠翠小姐经常到这里进香,所以,就都成了熟人。三郎的朋友回来对三郎一说,三郎的病就好了六七分。
到了这一天,翠翠早早地来到了尼姑庵里。进完香以后,她对老尼姑谎称有一点头晕,想借尼姑庵里的香房休息一会。老尼姑就把她领到了一间非常僻静的香房里,然后对她说道:“小姐你在此好好休息吧,我就不打扰了。”
老尼姑刚走,三郎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香房里。二人相见,就像多年的老情人一样,真是干柴遇着烈火,哪里还有一点的顾忌。加上他们正是青春年华,如饥似渴的时候。
一个时辰以后,翠翠突然觉得三郎趴在她的身上不动了。她赶忙起来一看,只见三郎已一命归西。
三郎虽然年轻,但是他正在害病中,本来身体就虚弱。像他们这样尽情的想满足对方而不有余力,能不精尽油枯吗。
到了晚上,三郎的父亲,母亲做了一个相同的怪梦。梦见三郎对他们说:“是儿不孝,我原本前世就欠翠翠的一命,是儿对不起她,我命该如此。求你们就不要惊动官府了,给翠翠小姐就留一个面子吧,这也是我唯一的心愿。”
后来,三郎的父母就真的没有再提起此事。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