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少年(15-24岁)自杀事件,成了网络、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报道的主题,引起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如何解释青少年自杀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对策?这是大众最为关心的。
生物危险因素
到了青春期,荷尔蒙激素水平的增加,引起女孩子的初潮(大约在12岁)和男孩子的初次遗精(大约在14岁)。
荷尔蒙的增加还促进了第一性征(那些与生殖有直接关系的性别特征,比如,男孩子的阴茎与睾丸)与第二性征(那些与生殖没有直接关系的性别特征,比如,男孩子的阴毛与胡子)的发育。
性成熟与身体发育,多半会使青少年惊慌失措,是自杀的一项生物危险因素。
此外,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几乎都表现出情绪起伏不定、喜怒无常和忧郁(这有生理上的根源),这就有可能引发十分激烈的行为,比如自杀。
青少年自杀大多是冲动的,冲动和对自杀危险性估计不足,触动青少年自杀。
有人研究了50名自杀青少年,其中25人在自杀前思考时间不足15分钟,只有4人考虑了24小时以上。还有一项研究发现,只有20-25%的青少年自杀是有计划的。
抑郁也是青少年自杀的重要影响因素,反复蓄意自伤与抑郁症的周期相对应。
有人研究了505例因自杀而被送医的青少年,发现抑郁的程度与自杀行为的致死性程度成正比。该项研究中,那些对自己身体伤害最严重的青少年,抑郁水平也是最高的。
心理危险因素
自杀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不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自杀,其背后都有心理机制在推波助澜。
1. 心理分析的解释
根据心理分析理论,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处在人格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生殖器期(青春期)。
青春期,由于荷尔蒙增加,性欲在经过潜伏期的冬眠之后又苏醒了,性的动机、活动与婴儿时期的大不相同。这一阶段的年轻人寻求成人的性经验,这与他们上一个阶段(潜伏期),偏好与同性伙伴互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时,健康的青少年,在与同龄伙伴的交往中,渐渐地会与一位异性伙伴,建立起更深入、更亲密的排他性关系。
与之不同的是,调节不良的青少年,会带着前几个发展阶段,未能解决的问题进入青春期。比如,有关信任(口唇期)、权威(肛门期)或性别角色(生殖器期)的问题,可能对人格都有不同的影响;影响往往是潜意识的。
当潜意识中的冲突过于激烈,需要耗费过多的能量去应对时,自杀的愿望就有可能产生或加强。
2. 心理社会理论的解释
我们都看到了,弗洛伊德对青年期的兴趣不大,但埃里克森就不同了,他详细地描述了这一时期的人格发展,还指出了青年期的两个发展阶段:一是,青年早期的「同一性」对「同一性扩散」;二是,青年晚期的「亲密」对「孤独」。
在青年早期,为了解决自我同一性问题,少男少女们把目光投向同辈群体、明星和学(事)业。通过反复试验和不断探索,一部分人能逐渐获得日益增强的自我同一性。
而在寻找自我同一性方面不顺利的青少年,多半被淹没在形形色色的评论与批判中,始终无法确定哪些价值、观点和行为,可以或不可以融进自己正在发展的人格当中。
结果就是,他们迷惘了,并因此表现出自卑和抑郁,有可能迸发自杀的念头。
下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亲密」对「孤独」——发生在青少年向成年早期迈进的时候。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在这一阶段,青少年必须与另外一个人建立起一种成人的、信任的、非剥削的关系,分担与共享生活的酸甜苦辣。
这时,被同一性所困的年轻人,可能因为丧失自我,无法建立起有意义的、亲密的关系。
随着年岁的流逝,他们可能变得日渐孤独与远离社会,他们是自杀高危人群。
埃里克森还研究了当今社会青少年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生理成熟日渐提前,但心理与社会性成熟却日渐推迟。比如说,有些国家的青少年,月经初潮的年龄已经从过去的16-18岁,提前到现在的12-13岁。
也就是说,青少年的青春期延长了。显然,这是危险因素:一方面,生理成熟加速了,但他们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认知能力,可能无法应对有关的挑战;另一方面,心理与社会性成熟的延迟,不利于他们获得稳定的同一性。
3. 行为主义的解释
行为主义中,示范与模仿的基本原理,对研究青少年自杀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Berman和Jobes特别强调示范效应。他们认为,在自杀感染或连锁自杀中,示范者与模仿者之间的相似性,以及模仿者对示范者自杀行为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
略有不同的是,有研究者强调自杀者之间的相似病理。他们认为,卷入自杀感染的青少年身上,早已存在自杀的危险因素,他们不仅对同辈人的自杀作出模仿的反应,对其他类型的触发事件,也会作出自毁的反应。
还有研究发现,网络、电视和书籍对自杀行为的描述与年轻人自杀之间存在显著关系——描述越引人注目、方法越具体、重复次数越多、有名人加入,引起的自杀就越多。
不过,根据迪尔凯姆的自杀理论,自杀榜样之所以发挥作用,是因为自杀者早就有自杀倾向,示范加速或触发了自杀,但真正决定自杀的是社会原因,而不是示范和模仿。
显然,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结论不尽一致,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予以澄清。
4. 人本主义的解释
跟行为主义一样,人本主义也没有细分人生的各个发展阶段。然而,人本主义强调人是发展取向的,并指出,对人生意义的探求,在青少年阶段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正因此,无法确立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的年轻人,可能会感到无价值、无意义、绝望和抑郁;这样的人自杀的可能性较大。
此外,同儿童时期一样,「虚假的自我」继续在青少年自杀行为中发挥作用。
5. 认知理论的解释
根据认知发展理论,青少年处在形式运算思维阶段,他们第一次能够想象并不存在、往往也是不可能存在的理想世界。然而,因为缺乏以现实的东西来制约、修正理想世界的能力,他们免不了会对现实感到悲观失望,以致考虑其他选择,比如离家出走和死亡。
此外,青少年会再次经历自我中心主义;他们相信,自己是真正理解了世界的人。这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更乐于扮演旁观者的角色,容易引起利己主义自杀。
还有,在青少年的潜意识中,有生命永恒的感觉——年轻意味着不会死,他们还常常幻想自己具有无穷的力量,甚至刀枪不入、水火不侵,可能去冒生命危险。
如果说,自杀行为与无法摆脱现状的感觉相关,那么问题解决能力不足,一定在自杀行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比研究发现,自杀青少年问题定位能力较差,普遍缺乏解决问题的技巧,而且还表现出明显的不良情绪反应。比如说,对服毒青少年的研究发现,他们更加注意问题本身,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及充满希望的思维方式。
同时,和非自杀青少年相比,自杀青少年在面临问题时,缺少对未来的考虑。
不难想象,那些既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又不对未来抱乐观态度,还不相信情形会改善的青少年,是很容易自杀的。
社会危险因素
许多自杀青少年的家庭里纠纷不断,父母的离婚率高于平均离婚率。与非自杀的青少年相比,自杀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父母关系更不亲密,矛盾也更多。
除了家庭环境,青少年的自杀还与社会隔离、人口结构、性虐待等因素有关。
1. 社会隔离
有研究表明,自杀青少年与家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差;他们常常说,自己与家人缺乏感情,很少在一起共度美好时光,对父母持有消极的认知。
社会隔离的一个事实是,现代家庭的流动性较强,这既可能使许多亲戚、朋友关系中断,也可能使青少年要频繁地适应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
2. 人口结构
Holinger和Offer曾经假设,青少年在总体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高,其自杀率也越高;青少年在总体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低,其自杀率也越低。Holinger和Offer认为,青少年的人数越多,他们之间争夺社会资源(比如优秀学生、学生代表、球队队长等)的竞争就越激烈,从而引起更多的「失败」和低自尊的感觉。
调查发现,美国15-24岁青少年的自杀率,在1977年达到顶峰,而当年,青少年在总体人口中的比率也是最大的;从那以后,青少年在总体人口中的比例下降了,其自杀率也下降了。
人口比例与自杀率的关系,为预测青少年自杀率的变化,提供了简便的工具。
3. 性虐待
研究表明,那些曾经遭受过性虐待的青少年,表现出较高的抑郁率、物质滥用率和行为紊乱,自杀意念率和自杀未遂率也要高于未曾受过性虐待的青少年。
4. 同性恋
同性恋者大多较为孤独,自我接受能力低下,有神经症倾向和抑郁症,自杀意念阳性率高,无论性别如何,均易有自杀未遂史和寻求帮助史。
Schneider、Farberow和Kruks研究了男青少年同性恋者的自杀行为,发现影响他们自杀意念的许多压力因素(比如,酗酒的父母、身体虐待)与影响异性恋者自杀意念的压力因素是一样的。然而,其他压力因素,包括社会对同性恋者的排斥和歧视,是引起同性恋青少年自杀的重要因素。
于是,可以假设,得不到社会支持的那些同性恋者,其自杀率可能更高一些。
5. 欺侮
在青少年中间,欺侮是间或发生的攻击性行为。被欺侮的青少年,通常会表现出情绪抑郁、注意力分散、学习成绩下降、感到孤独和失眠,有的甚至会自杀。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被欺侮的比率呈下降趋势;男生最为普遍的是,使用身体攻击进行暴力欺侮,女生一般采用语言和心理欺侮等方式,进行间接攻击。
在青少年欺侮行为中,同伴起着重要作用,欺侮行为经常是以群体现象出现。
6. 压力
与儿童时期相比,青少年面临着更多、更大、更复杂的压力,这是青少年自杀率,要比儿童自杀率高的原因之一。
在青少年面临的压力中,最典型的是各种考试,尤其是中考和高考。每年考试季,媒体都报道一些考生自杀事件。
自杀特征
青少年的自杀行为,具有两项重要的特征。
一是,与其他各年龄组相比,青少年组的自杀率上升最快。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青少年自杀率上升是一个世界性趋势,许多国家和地区——比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的青少年自杀率都有显著的提高。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特点是,青少年自杀率的增长超过了其他任何年龄组自杀率的增长,其中以男性青少年,特别是年龄较小的男性青少年的自杀率增长为主。
二是,在自杀企图与实际自杀行为方面,两性的显著差异。
数据表明,女性的自杀意念率是男性的4倍,男性的实际自杀率是女性的4倍。事实表明,在青少年当中,这一差异更加明显。比如,90%的青少年企图自杀者是女性,而80%的青少年自杀者是男性。
危机干预
与成年人不同,准备自杀的青少年,可能在习惯与行为方面表现出戏剧性的变化。比如,他们可能不再看电视、电影,不再参加课外活动等。与其他年龄组相比,青少年在自杀前,常常把自己喜爱的物品——比如滑板、游戏机——分发给别人,这表明他们正在为自杀作最后的准备。
对这类发出自杀预警信号的青少年进行自杀干预是必要的,通常也是有效的。
自杀干预前,必须全面了解和评价自杀诱因,同时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还需评价青少年自杀或自伤的危险性,如危险性高,可考虑精神科会诊,甚至住精神病院治疗。
这时,一定要让年轻人认识到,自杀不过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并非目的。
要知道,绝大多数有自杀企图者,是因为遇到生活困境不能解决,不得已才选择自杀的;如果有摆脱困境的其他方法,是可以避免自杀的。围绕这一改变认知的前提,可以采取:(1)交谈疏泄被压抑的情感;(2)认识和理解危机发展的过程及与诱因的关系;(3)学习问题解决技巧和应对方式;(4)帮助青少年建立新的生活。
总之,目前,自杀是青少年死亡的重要原因,还得探索出更有效的防控对策。
(资料来源:《自杀:理解与应对》,库少雄著;《自杀研究》,李建军著;《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杀行为》,赵静波、季建林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