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岗匹配
传统管理模式中的能力越大,职责越高并非最佳的能岗匹配模式。比如好的技术人员未必是良好的团队管理者,能者多劳也不一定效率最佳。最困难的任务并不一定适合最高学历的人承担。
2.高手在民间
很多业务爱好者和兼职者可以完成的任务很多,但是由于没有需求匹配模式而浪费了资源,现在互联网可以利用他们,并且能够降低浪费成本、搜索成本和培训成本。这是“众包经济”
3.外行的力量
美国一家网站将一些大公司或医学倡议的难题发布到专门的网站上,有85%得以被用户解决,其中越是外行的人,越可能解决某一难题。并且有40%的人并没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4.相同的道路
很多领域的高水平人士可能出自同一所大学或者机构,或者交流圈层,他们倾向用相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包括类似的偏见和偏差、盲点。
5.历史的悲剧
二战期间纳粹对于犹太人的种族屠杀的确有多方的原因,但是其中一个就是军国主义国家的独裁。大家盲从一个声音,漠视了其他种族的生命同自己一样平等且重要。
6.更多的同情
二战之后每个人的同情圈是趋向于扩大,这可能源自于外部的压力和共同的伤痛。但这样共处与交流变得相对容易。
7.性别的歧视
高科技公司中的女性和少数族裔比例偏低,一部分是由于人们对于“程序员应该是什么样”的偏见。但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好转。
8.鼓励多样性
媒体实验室在改善成员多样性方面坚持推行的政策让他们发掘了更多的人才,毕竟很大一部分人是根本缺乏指引。
9.表面的功夫
很多企业都是做大之后招募部分女性和少数族裔用来做“面子工程”,这些人最后聘用,又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先解聘。这让多样化的政策无法有实质性的进展。应该从源头着手,在最初的时候就做好多样化的筹备。
10.多样性的未来
从更多的角度对某一事件进行分析可能得到差异化很大的解读,也会得出更加全面客观的结论。生态系统自身就是借助多样化形成一个更加稳定复杂不易摧毁的体系,单一性才是最糟糕的组成。将资源最大可能的运用,提升所有的效率,也许是多样化的一种附加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