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心理学家李小洛写了一本育儿书,超级有趣,书里没有一本正经地介绍各种高深的育儿知识和理论,反而是通过许多的育儿漫画和实验,展示了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和父母相对应的操作方式,简单易上手,真的是傻笑着就可以读完的育儿书呢!
这本2012年的书现在市面上已经买不到了,还好我收藏了一本,就让我带着大家来一起读读书中最精华的育儿实验吧!
(接上篇)
实验九:
1959年,美国的哈里·哈洛博士以小猴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对象是一只刚刚出生没多久,但没有妈妈的小猴子。实验内容是用“代母”猴抚养小猴子,他们一起生活了165天。
两只代母猴,一只是用铁丝扎成的,只提供必要的食物;另一只是用温暖柔软的绒布做成的,无法提供食物,但是柔软无比。
实验中,研究者发现小猴子只有在饿了的时候,才会到冰冷猴哪里去索取食物,甚至就连在拿食物的时候,身体也是挂在温软猴身上。
当一个凶猛的东西突然放在小猴子面前,小猴子会跑到温软猴妈妈的怀抱里。
结论:比起提供食物,给予孩子必要的关爱才是更重要的事。
实验十:
1799年在法国南部发现了一个12岁的野孩子,大家称他为“阿维龙的野孩”。这个被叫做彼得的野孩子在被发现的时候,既不会说话,也听不懂任何语言,不会使用任何工具。后来,一位医学研究者知道彼得学习说话,培养他运用工具的能力,但是发现,彼得除了一些简单的词和基本的自制力,再也没有任何进展了。
结论:人在生长过程中,一旦错过了某个特殊时期,想要完全获得发展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敏感期直接关系到人的大脑发育。外界环境传达给大脑的刺激或者是行为习惯,会让神经元连接得更紧密。当人处于敏感期时,是大脑中的神经元连接最为紧密的时期。根据从外界接受的刺激的强弱程度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就会发生变化,或者更加紧密,或者逐渐消失。
在处于敏感期的孩子,家长应该给他们提供可以充分刺激大脑的外部环境,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孩子3岁以前,通过能刺激五感的游戏,让孩子的感觉器官充分发展,从而刺激大脑中的感情中枢和语言中枢。记忆力和思考能力是孩子从5岁时开始形成的。
实验十一:
强迫孩子去学习过多的不适合他自身水平的知识,会使孩子产生无形的压力,从而造成学习障碍的产生。
过度学习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由于持续性的过度学习,导致孩子表现出一些否定,过激行为,甚至回上海别人,从对书本的抵触发展为对学习的全面抵触。
如果过早实施早期教育,让孩子更早接触语言和数学知识,似乎比别人更加聪明,但是,貌似有益,却会让孩子在创意性和社会性能力的培养上失去很多锻炼的机会。
实验十二: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心理学家特里普力特以参加自行车赛的选手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显示,当这些选手独自一人在跑道上骑车的时候,时速为24KM,而当与其他选手一起骑的时候,时速提高到33KM。
结论:竞争心理作用。
实验十三:
心理学家米勒在实验中,用警告式的语言和肯定型的语言来控制孩子的行为,看哪种语言更有效。实验对象时那些总会把周围变得乱七八糟的孩子。一组用警告的预期,另一组用肯定和期待的语气。
实验结果是,警告口气和肯定口气让孩子马上出现了变化,整理了自己周围的东西,但当时受到警告的孩子,不到10天周围又开始乱七八糟了,而受到肯定和期待的孩子过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出现之前的情况,一直维持得很好。
实验十四:
1968
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罗森塔尔和小学校长雷诺·贾可布逊以一所小学的全体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一项有关技能的测试。首先,把测试结果放一边,随机挑选了几名学生。他们对完全不知情的班主任说,这几名学生经过科学测验,全都是高智商人才,实验便在这样的前提下开始了。
8个月后,又对实验之前已经接收到技能测试的孩子进行了一次测试。当初被说成是“经过科学测验,全都是高智商人才”的学生成绩都比其他学生显著提高。
结论:人类情感中“期待”的作用,在一种情绪态度的影响下,行为也会无意识地发生改变。
实验十五:
心理学家莱特以幼儿园的孩子为研究对象,将孩子分成了A、B两组,对A组说画画可以拿到奖品哦,对B组的孩子什么都没有说。画好后,AB组都拿到了奖品。一周以后,A组孩子画画的行为减少了,B组的孩子比之前画得更多了。
结论:如果想培养孩子的某种兴趣,不要事先约定好会奖励他。如果是想纠正孩子的某个坏毛病,却可以用奖励来给他提供改正的动机。如果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内在的动机,最好尽量不要被外在的动机所替换,否则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实验十六:
英国BBC广播公司播过一个健康纪录片,观察一个叫罗斯的女孩在看电视和不看电视时的食量差异。结果显示,当罗斯在看自己喜欢的节目是,能吃下13块披萨,而当她什么都不看的时候,却只吃了10块。
实验十七:
维索尔伦和马科的调查结果显示,不仅妈妈的亲密拥抱,爸爸对孩子简单的爱抚也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常被爱抚的孩子,遇到事情时有挑战的勇气,会比其他孩子更少地表现出不安、退缩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