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文表叔(一)
老文表叔其实并不老,只比我大两岁;由于姨奶奶是奶奶众多兄妹中最小的,而且出生时候先天有缺陷,长大后迟迟没能找到婆家,所以就出现了这差辈的现象。
之所以叫老,算是村里人的一种昵称或者口头禅,类似取单名前冠的“阿”。他本来名字里就有“文”,性格又很温和,所以大家都叫他老文。
老文表叔中等个头,头发微卷,面色白皙。深深的眼眶下有着棕色的眼珠,旁边立着一副高鼻梁。说起话来细声细气的,不像农村男孩子那般粗俗。
在很小年纪时候他就讨得我的喜欢,常跟着他上山捡个核桃,下到溪里摸个鱼之类的。放学后,他会领着我到寨子附近的山上找些野果子解解馋。有时候也领着去他们家的自留山上去捆些干柴火,放放他们家的牛水,看看他们家的“白薯”长成熟了没有。
我们最期待的就是周末有一整天的休息时间,不用到学校上课,可以到稍远的山坡,去找那属于我们的天地。头天傍晚我们就约好在鼓楼的角角上碰面,我早早上床睡觉,草草扒拉几下早饭就去我们的隐秘基地侯着了。
选在拐弯的角落里是避免其他伙伴会跟踪我们去同一地方抢食,或者发布闲言碎语,说我们私自摘取果子惹来小伙伴的愤恨。但凡伙伴们一起见过的果子,无论成熟与否,自认为都属于这群人的。每次要把大部分的见果者召聚一起才能行动去摘果子,很忌讳某些人单独行动。
老文表叔和我都知道这规矩,但是很多时候是叫不齐同伴们的,或者某些人因为心里有小九九不想伙同其他人去共同分享,就会故作拖延。所以他也有自己的打算,每次单叫上我,去到他自己家山里的果树弄吃的。
这一片山、田、地都是老文表叔家的,有五座小山头,因长得像牛角样所以叫“五只角”。水田里种水稻、养禾花鱼,地头上照例栽上些蔬菜,红薯类。最令我着迷的就是那片杂树林。林子不大,十余亩地界。地势平缓,都是泥土地,走在上面不怕石头踢到脚。秋收时节躺在铺满落叶的柔和里,滚上两圈是不够的,一定要翻上几个跟斗,把身子卡到树根上才算与这秋的韵融合在一起。
林子里面长了毛绒绒的小松树,地上落满了枯黄的松针,走在上面滑溜溜的。松叶落到腐烂杂树叶的地方,被秋雨一场场的滋润,就会冒出一朵朵、一堆堆的枞菌,白嫩嫩的。还有各色的杂树,枫树、栗树、带子树,它们深得小山雀们的喜爱,啾啾地串跳着,是山风大合唱里最跃动的音符。
春夏之际,我们躲在树荫下,听蝉鸣鸟啼,看万物生长。田里的禾苗是绿的,地头的菜蔬是绿的,山上的树叶也是绿的,就是我们这小萝卜头们头上戴顶藤叶编的草帽,也都成绿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