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百无聊赖时看到一篇文。——穷养男孩毁三代。
过去总听说,穷养男,富养女。著名主持人杨澜就是一个范本。
杨澜女士在访谈栏目中自爆,小时候生活在大上海的弄堂里,家里经济虽不富足,但有一个做摄影的舅舅总会在闲暇之余带他走街窜巷,拍照,到淮海路吃西餐。总之但凡是培养杨澜长见识的,舅舅都一心一意地做了。那时杨澜母亲有修正之风,责怪自己的弟弟四处带杨澜乱花钱,但杨澜的舅舅说“女孩一定要多长见识,以免以后被别人一片蛋糕骗了去”顶了回去。
我们都知道杨澜女士是美丽,优雅,有见识的。她在做“焦点访谈”时同样在做阳光投资天使,两个栏目做的很出色,几乎走进中国人的家家户户中,自然地很多人都知道了杨澜“舅舅将其富养”的先见之明才会有优雅,谈吐得体的杨澜出现在公众面前。
她几乎是新时代妈妈们穷养男孩富养女的标杆。许多人,特别是知道杨澜女士成功的人,都在效仿并遵循这样富养女的准则。
而我身边有许多穷养男孩富养女孩的案例。女孩都得到公主般的待遇,而男孩待遇平平。
可昨天这则文让我第一次深思。
穷养,体现在作者朝夕相处的老公身上。老公是一名八零后,夫妻俩育有一子。作为同样是八零后的作者,希望无论精神还是物质,主要能力范围内都能尽量去满足儿子的诉求。男孩子嘛,刀枪,模型汽车,飞机是男孩兴趣的重点。可却屡屡遭到丈夫反对,原因是太贵了 不值得花这个钱。而生拉硬扯地拉着一脸失望的儿子从商场走出来。
后来作者总结自己的先生, 他之所以会如此节俭便追溯到他的原生家庭公公婆婆的身上。公公婆婆啊,剩菜剩饭可以吃几天,对孩子的教育都坚定地必须将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而自己先生记忆最深的是小时候看上一个玩具,一直梦想着拥有。可却活生生被父母扼杀了少年欢喜。即便后来长大有这个经济能力了,还是不舍得买。尽管心心念念。
而作者每次给儿子买新玩具,丈夫总会默默地先玩一把,填补少年遗憾。
一个男人对儿子渴求的玩具都舍不得 ,可见婚姻生活中也不会给女主什么意外的惊喜了。
另一个案例便是作者的弟弟。弟弟少年想拥有玩具招来同伴,可却被父母拒绝了。上中学,其他孩子都有零花钱,可以作为最初友谊建交的基底,自己弟弟从来没有得父母额外的一分零花钱,加上弟弟肥胖,在一群嘻哈的年轻人中自卑到极限。导致后来弟弟即便有经济能力,可仍交不到女朋友。
作者坚信,穷养男孩毁三代。
而我在读了这篇文,忽地想起我的父亲。
我们家地处经济落后的大山,没有宽敞的硬化道路,也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如果有就是父亲农用拖拉机帮别人拉货和一些山里竹木的馈赠,可以赚来一些小票,可不足以支撑整个家庭的开支。
但父亲却“富养”了我们六兄妹。
首先父亲很有远见地将我们送到城里上中学,避免了一个镇独有一所中学的唯一选择。哪里满大街的十五六岁的孩子谈恋爱的谈恋爱,染五颜六色头发的男孩女孩,都在展现个性自我。乡镇师资力量薄弱,负得起责任的教师太少。因而父亲第一抉择是一定要在地级市给我们找学校。
父亲终于将我们送进地级市中学,付了是乡镇中学六七倍的学费。我记得乡镇学费150元,城里的就是八百五。父亲将钱装进了布袋,带我们报名去。
学费付了,接下来是生活费。每人一百五生活费, 零花五十。假期放假回家,路费三十。父亲一一交待给我们,然后自己走好远的路去车站乘回程的车。
而我们都知道,学费,生活费,大部分是父亲借来的。而父亲从不跟我们说要如何节俭,如何杜绝金钱的不必要的花费。相反,他一脸温和说,父母不在身边,你们兄妹要相互关照。该花钱时不必省。
那时九几年,我们兄妹四个,单是学费已经是一笔大数据了,再加每个月将近一千二的生活费,杂七杂八的费用,还有上小学的弟弟妹妹,合计就要两千。
大山里没有正常收入,可想而知父亲对金钱是怎样一种阔达了。
再追溯到父亲的金钱观,嘿,我竟发现我的爷爷奶奶在金钱上都不是过于计较的人。对人情的跟理,对生活的用度,爷爷奶奶即便八十岁也都不含糊。
而今天我们兄弟姐妹六个已经成年成家,在对待金钱和用度上都有惊人相同的消费观,不奢侈,但在能力范围内绝不小气。
我常告诉六岁的女儿,我努力工作为的是有一天,当她站在肯德基门外看别人吃时,我可以大大方方地告诉她,我们吃得起。当同学都在她面前大谈特谈西餐时,我们有能力带她去品味。更重要的是当她日想夜想某个橱柜的一条高档的公主裙或玩具时,我们可以礼貌地让老板打包。
是呀,我不想穷养。我想努力富足起来让孩子的心灵富足,当然最主要的是不让她被一块面包骗了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