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江苏作家王慧骐的《烟火》《望乡》《拾穗集》大作很久了,没去细看。最近翻阅过几篇,其中有篇是老家作协的老师写的书评,自然也恰好都在作协群里。心里便对这本书有了好奇,有了读下去的渴望。
但我今天不是写读后感,而是写为我寄这本书的人。
书是苏州相城作协会员徐建平邮来的。年前他就问我要了联系方式。我因为不能确定什么日子回家,倘若书到了,怕自己已在归乡的途中,快递小哥直接扔到院子里,没人拾拣,岂不是任雨淋霜打,白白糟蹋了一番好心?还是等过完春节吧。过完年,应该是四月份,书收到了,没问他书是自掏腰包买来还是王老师赠送的,但有一点我明白,是快递送到我家的。
我还知道徐建平开的是实体工厂,不是快递公司。
还有今年蒋坤元的《水车转啊转》《我是那一只墙外的苹果》也是托徐建平寄过来的,当然还是快递公司。
于是我就有点感动,不是沾了别人便宜的那种。我感动他的诚实,我感动他的为人,我感动他的不计较。
认识徐建平是去年的浅夏,也是暖风徐徐,阳光灿灿的季节。我们相识于一个全是简友的交流群,那时的他在简书贝排名是六十名左右,在小群算是大咖了。但我们聊的是文字,初衷是提高各自更文的质量。
徐建平的文章质朴,平和,散发着阳澄湖畔泥土的清香。久了,我便去简书翻看他的文库,一看有点傻眼,三十多万字就那么静静地躺在仓库里。就像一个辛勤的耕耘者,只知道去他广袤的田野里播种,管理,然后颗粒归仓。不知道有粮站,加工厂,还有流动摊贩都会收购粮食。我便自做主张选了一篇叫《石灰草》的短文,很适合报纸口味,就稍作润色发给他,并提供了邮箱地址。他一试,两天后真的发表在《德州晚报》上。这使他开心不已,并一直叫我林老师林老师的,叫得我应也不好,不应也不好,感觉到脸面发烫。
一份辛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有了开端,有了突破口,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成果。这期间他陆陆续续他在《湖北文学》《西部散文选刊》《姑苏晚报》《临湖风》等报纸杂志发表了多篇文章,并加入了苏州相城区作家协会。
我们近距离接触是去年的七月六号,一个雨后初晴的日子,在近一个月的准备后,我们终于在苏州的古镇甪直,在维也纳酒店里见面了。我曾用“走近甪直用了快一个月的时间,走进甪直却只用四十多分钟。”来形容奔赴甪直的心情。
去甪直也是经他牵线(我说过玩笑话是开后门)参加了蒋坤元新作《四十才是青春》的线下发布会。那次人很多,我拿着微信头像努力做对比,却发现没几张熟悉的面孔。不费脑力认识的是徐建平和他的老同学,著名作家、简书大咖蒋坤元。他们的照片在简书里看得多。
初见徐建平,感觉一如他的文字,真诚,朴实,没有半点的虚伪。当时我们来自各地的一行人在酒店用餐后,已是午后一点多,却没有人觉得旅途的疲劳,三三两两地忙着拍照,寒暄,像久别重逢,有道不完的心里话。似乎只有我是孤独的,忙碌的徐建平嘱我先去维也纳酒店那边午睡一会,发布会时间到了他通知我。我的心里有了暖意。
那天晚上我们住在酒店的一个房间里,交谈了很久,知道他的一些创业史,曲折而又艰辛的人生,还有从死亡线上挣脱出来的生命。用蒋老师的话叫“他的生命是用电焊焊接出来的”。可想而知,他的一生中聚集了多少疤疤痕痕,又经过多少时光的打磨才散发出今天这般光泽?
还没到十一点我就睡了,是徐老师轻轻走过来帮我关的灯,朦朦胧胧中,他那边的床头灯还在亮着,同样亮着的还有手机屏幕。
两天一夜的甪直之行,我收获很多,不仅仅是友情,视野,还有情操。
今年浅夏时光我和徐建平,蒋坤元又一次相逢在相城,老友相见有说不完的话语。参加完蒋坤元《水车转啊转》的分享会,晚餐过后已是黄昏。他们仍热情的要我留下住一夜,徐建平还一再邀我去他的工厂看看。
我想,肯定会去的。
不仅仅是交流,还有彼此热爱的文字,还有一份浓淡相宜的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