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周末去哪度,陌上花渡(三)(https://www.jianshu.com/p/504d78119559)
这里是杜鹃花的世界,也是杜鹃花文化艺术展示的殿堂。
步入陌上花渡的杜鹃花精品馆,一个由十万株杜鹃花组成、覆盖面积达500亩左右的杜鹃花海,着实令人震撼。
徜徉于杜鹃花长廊、杜鹃花海、杜鹃花主题公园、杜鹃花文化展示中心、以及科普区等各主题区域,不仅流连陶醉于杜鹃花的千姿百态,而且能全方位多层次加深对它的了解。
杜鹃花十分美丽,有深红、淡红、玫瑰、紫、白、黄等多种色彩。当春季满山红开放时,满山鲜艳,像彩霞绕林,被人们誉为“花中西施”。
“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这是大诗人白居易对杜鹃花的褒奖。当然,杜鹃花主要以红色的为主,所以有个很好听的别名叫映山红。当年看电影《闪闪的红星》时,就对影片中的那首插曲《映山红》印象深刻。优美抒情的旋律中,但见一叶小舟顺流而下,穿梭于春天的山岗,两岸的杜鹃花漫山遍野地怒放,远远望去犹如山林染涂了鲜红的胭脂,可不是“映山红”吗?
关于杜鹃花,还有一段凄美动人的传说。
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那时的蜀国,是一个和平富庶的国家,土地肥沃,物产丰盛,人们丰衣足食,生活得十分幸福。可是,无忧无虑的富足生活,使人们慢慢地懒惰起来。他们一天到晚,醉生梦死,纵情享乐,有时连播种的时间都忘记了。
杜宇是一个非常负责而勤勉的君王,看到人们乐而忘忧,他心急如焚。为了不误农时,每到春播时节,他就四处奔走,催促人们赶快播种,把握春光。可是,如此年复一年,使人们养成了习惯,于是杜宇不来就不播种了。
杜宇积劳成疾,最终告别了他的百姓。可是他对百姓还是难以忘怀。他的灵魂化为一只小鸟,每到春天,就四处飞翔,发出声声啼叫:布谷,布谷。直叫得嘴里流出鲜血,鲜红的血滴洒落在漫山遍野,化成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人们被感动了,开始学习他们的好国君杜宇,变得勤勉和负责。他们把那小鸟叫作杜鹃鸟,他们把那鲜血化成的花叫作杜鹃花。
杜鹃花与鸟,
怨艳两何赊,
疑是口中血,
滴成枝上花。
唐代诗人成彦雄在这首《杜鹃花》里,便写就了这段“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
因此,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有诗云:"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文天祥在《金陵驿二首》中有:"从今却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几千年来,带着神话色彩的杜鹃(鸟或花),在中国一代代文人墨客眼里,都俨然成了悲愁的象征物,寄托着他们离别的伤感和无尽的哀怨。
文字/摄影 风之舞
(待续)
相关链接:周末去哪度,陌上花渡(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