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家才女

作者: 黄潮在高原 | 来源:发表于2018-09-19 10:33 被阅读11次

    面对身带残疾的王丽萍女士,我被震撼了。然而,她的人生却不以残疾为由头,甚至与残疾毫无关系。她说,从来不站在残疾人的队伍,她的灵魂永远是健康的。

    1991年以前,王丽萍生活在滇越铁路的重要枢纽——开远市,闻着米兰的花香,喝着南洞清澈的泉水,写着属于她的诗歌、小说。即便出版了,她还是不满足,总觉得云南的天高云淡,始终把握不住。于是,她辞掉了在市文联的公职,独自一人去寻找彝家人心目中的光明世界。

    对于彝族,原《求是》杂志的总编辑王天玺先生(云南彝族)曾对我说,彝人是追求光明、热爱光明的民族。当王丽萍第一次,一脚踏进北京火车站的时候,她就有一种感觉,北京有属于她的光明,属于她的土地。

    从此以后,20年过去了,就在北京,一个身患中度小儿麻痹症的彝家女儿,用她的诗歌,唱开了老诗人贺敬之先生的大门。在他的介绍帮助下,王丽萍开始在鲁迅文学院打工。

    有一段时间,为了改变生活状态,她甚至到延边买卖过韩国汽车,在北京三里屯开了几个酒吧。待经济一好转,她马上又回到艺术的怀抱。

    也许是对文学的理解和把握,王丽萍对中国书画的认识得到许多名家的首肯。

    中国是书画的故乡,早在商朝,古人就把文字刻在神器上。书法就是中国绘画的基础,是绘画的源泉。因此,中国的书画构成了民族的特色,在相当长的历史岁月,成为一种主流文化。

    但这个主流文化也存在自己的局限,老婆总是别人的漂亮,孩子是自己的好。浸淫其中,往往认识不清,是个画画的,总觉得自己是天才、了不起,胸有成竹,超越了古人。

    有一个书画的伯乐和知音,是书画家们的幸事。

    就这样,王丽萍带着对美的追求,对美的鉴赏,一步一步走进中国书画的大门。她开始在全国乃至国外举办中国书画展,凭着她的诚信和执着,她选择着画家、画家也选择着她。同时,许多中国书画的收藏家,也纷纷聚拢在她身边,分享着他们的收藏理念和快乐。

    她建立起了自己的书画资源库,长期和全国一千多位书画家保持良好稳定的关系。她还在北京郊区,一个风景如画的地儿,修建了供画家们创作的基地,每年邀请国内外的中国画家去那里度假创作,交流经验。今年9月,她要到庐山为她旅居挪威的朋友举办个人油画展,摇旗助威。年底,她又要飞到台湾,应台湾大学的邀请,在那里举办当代中国画展。好忙、好充实。

    置身在中国画的海洋中,王丽萍除了开画廊,策展,也不忘写小说,她写的长篇《狗眼看人》,在作家出版社获得好评,她还写了许多小说、散文、诗歌,在云南的刊物上发表。真不简单,一个彝家女儿,全凭自己的毅力和勇气,敲开了希望的大门。祝福王丽萍,谢谢王丽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彝家才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jwb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