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天边落日余晖,一排大雁南飞,脑海里想到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却说出:“啊呀,好多鸟,啊呀,这些鸟好肥,真好看,太好看了。"
当你失恋时,脑海里印入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而对人呼喊的却是:“蓝瘦,香菇!”
当你的脑海里面浮现一些画面,想表达却无法表达的时候,是时候,拿起书了。
读书:是一个见自己,见牛人,见众生的过程
一:见初心
女儿会问:“妈妈,我为什么要读书啊?” “你自己觉得,为什么要读书呢?”
女儿答:“爸爸妈妈让我读书,我就读书。可是读过很快就会忘记了,会什么还要一直读书呢? ” 这个时候,如何正确地回答呢?
我给她讲了个故事:
在一座山里,住着一位农夫和他的小孙子。每天清晨,老爷爷都会早早地起来坐在书桌上读书。有一天,孙子问道:“爷爷!我也想和您一样读书,可我读不懂。只要我把书本合上,我就忘得一干二净。读书有什么用?”
老爷爷指着角落的篮子说:“这个篮子是放煤炭的,你带去河边,帮我盛一篮子水回来吧。”于是小孙子照爷爷说的去做了,不过回来之前篮子里的水早早地就漏光了。
试了好多次后,男孩终于说:“爷爷,篮子装不了水!,这根本就没用!”
爷爷笑着说:“你觉得没用,可是你再看看篮子。”男孩转过头看篮子,他发现,原本又破又脏的煤炭篮子,已经从里里外外变得非常干净了。
我们读书就是这样的:书是河水,我们的心就是那个装满煤炭的篮子。我们每次用篮子去捞水时,什么也捞不起来,但是篮子会越来越干净。
书读多了,虽然很难记得全部,但是我们的心灵就会慢慢变得纯净,想问题就更懂得开动脑筋。做任何事,读书都是基础。我们是为自己读书的,不是为了爸爸妈妈。
女儿点头,眼神闪烁着光。孩子,努力读书,可以让你的心灵变得纯净,明见自己的初心。
读书:是一个见自己,见牛人,见众生的过程
二:见牛人
1.华罗庚猜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
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2.朱永新:让阅读更美好
作为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的朱永新,说到:
“最近对“不翻书,生活就会给你翻脸”,这句话颇有感触。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不读书,就少了深度学习他人的机会,就会少了对生活的思考,少了生活的智慧与艺术,生活就会对我们“翻脸”。
阅读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立体的世界。正如哈维兰所说:“好的阅读对于心灵就像优质的眼镜对于眼睛一样,它可以使你看到生活的细微之处”。
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阅读,就是帮助我们看世界的眼镜,也是帮助我们看自己的镜子。读弗洛伊德的著作,我们就发现了人其实有三个“我”:本我、自我与超我。
阅读,能够让我们拥有生活的勇气。白岩松说:“读书久了你总会信一些什么,信一些什么就有了敬,有了畏。”其实,“信”就是生活的勇气,生活的信心,生活的信念。
齐邦媛老人85岁时出版《巨流河》,她希望自己离开世界时仍是个读书人的样子。读书人生最美的状态,能够把这个姿态和状态定格多久,就拥有了多久的幸福与美好。”
读书:是一个见自己,见牛人,见众生的过程三:见众生
1.林心如的读书故事
林心如曾经在英国买了一本畅销书,刚翻了个开头,她就被吸引住了,但只看了三分之一,书被放下了。这一放就是小半年,等到她再想起这本书时,找出来一翻开顿时傻了眼:书页上竟然一个字也没了,曾经引人入胜的爱情小说变成了一本只有封面的空白笔记本。
林心如这才知道,这种书有个名字——迫不及待!书的封底有这么一行字:如果你还没有看完,不是书的错,因为它已经等了你3个月。
她若有所思:20万字的一本书,摊到3个月,每天只需读2000来字,按照正常的阅读速度,不过10分钟。可是,自己为什么会忙到每天连10分钟都抽不出来,真的那么忙吗?
再次去英国时,她一口气买回了20本“迫不及待”书籍,原计划一年的阅读量,5个月就全部读完。一年之后盘点自己里看过的书籍,她自己都不敢相信会有这么大的阅读量:6本全年杂志、4本金融类的书籍、1本哲学书、11本畅销小说以及3本人物传记,平均每天数万字的阅读量。
不仅书有阅读期限,生活中的林林总总又有哪样不是可以倒计时的呢?亲情、朋友、美丽的衣服、心中的梦想……其实都是有时限的。
无论是想看的书、想做的事、想爱的人或是想尝试的新生活,迫不及待地去把它们实施在每一个今天,而不是留到那些不确定的明天。
2. 董明珠的读书使命
“在我看来,阅读就像与智者对话,可以从中获得知识,提高技能,汲取经验,解除疑惑,还可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会读不同的书。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买不起多少书,就和同学们交换各自拥有的爱书。那个时期,我喜欢阅读一些文学书籍。长大后,我爱读一些名人传记类和历史类书籍。再后来,因为职业和工作岗位的变化,开始阅读政治经济类以及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
阅读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而且丰富了我的人生体验,提高了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阅读帮助我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让我一生都受益匪浅。
走上企业管理岗位之后,阅读的时间变少了。不过我仍会尽量利用工作间隙去阅读和思考,从书籍中寻找灵感,汲取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在格力,我反复提倡学习、研究之风,在职工生活区建立阅览室,号召大家捐出一本书,不仅鼓励员工多读书,读好书,更支持他们挑战自我、突破自我。从阅读中,我个人以及我的团队均受益无穷。
当然,我们也不能光从书籍中汲取养分,还应该把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悟、所获沉淀为文字,分享出来,为他人创造价值。唯有如此,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才能持续进步。”
读书:是一个见自己,见牛人,见众生的过程四:追溯初心
如果上述是一些读书理念,那么以下是可以借鉴的一些读书方法:
1.从曾国藩身上,我学到了读书法的三条核心:
001 读书,一定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和方向
002 读书要读经典
003 一书不尽,不读新书。
结合自身来讲:读书一定需要限时、限量,有计划,有目的地读
2.最近习得一种好玩的读书方法,读书读十遍:
第一遍:睡前读一遍,早起输出读书初印象。
第二遍:找到3-5个印象深刻的场景或者某些触动你内心的点
第三遍:找出框架,理顺观点,清晰脉络。
第四遍:整合阅读。回忆第一遍的印象,回想那些印象深刻或者心动的点,依照整体框架过一遍。
第五遍:带着批判性思维,开始挑刺,和作者斗嘴。
第六遍:对作者有一定的好奇,开始“深扒”作者。
第七遍:将理念,思维,故事,落地实践。
第八遍:在枯燥中寻找一丝新鲜感。将前面七遍的读书所得,全部放空,以全新的视角开始。
第九遍:自由阅读。可以画简笔画,可以写书评,可以画思维导图,或者进行补充阅读。
第十遍:赋予读书仪式感。闻书,看看书中的笔记,在扉页盖个私人定制的章。
经过这十遍读书,相信你会爱上读书,把TA作为亲人般对待。
读书:是一个见自己,见牛人,见众生的过程
3.读书是一种短暂的停留
可以把很多事情定义成“书”:比如听到的一本书,碰到的某件事,遇见的某个人,甚至是听到的一首歌。
读书,重要的是读的那个状态:就是可以让你短暂停下来,让你去反思,去思考的那个状态。
读可以是事,可以是人,可以是网,可以是书。只要进入那个短暂停留的那个状态,读什么都还好。
读书是一个见自己,见牛人,见众生,然后再遇见自己的一个过程。
读书:是一个见自己,见牛人,见众生的过程2018年至今,我已经阅读了120本书,听完了50几本书。感谢读书,让我遇见了更美好的自己。
亲爱的你,你有多久,没有打开一本书,去做想做的事,遇见让你怦然心动的那个人了?
我是燕妮,我想和你一样,喜欢自己,并喜欢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
那我说今天文章的看法:
001文章开头的文字,常见引用,不是特别新颖引人;
002对于见牛人与见众生部分,引用的例子,想问一下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我理解众生,可以是运用世事人情百态,人即是最应读的书,从社会中来。不知为何我总是想到余华的《活着》。
003第四部分的总结归纳也非常好。很喜欢十遍阅读法,可以借鉴来应用,交叉组合使用一定不错。
小建议供参考,感觉最前面的例子不太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