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在形成的过程中是需要相当一段长的时间的,而且在被打断之后,很容易一次两次就直接放弃了。
习惯所带来的成就感或者是结果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反馈出来,那么这个时间就是叫做潜能的续集期,每一样技能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这个潜能的蓄积期。无论是理财还是英语学习还是视觉笔记还是专业的学习都是需要一个潜能的续集期,所以不要着急,千万不要着急,慢慢的坚持。
忘记目标专注于体系,目标很重要,但是体系更重要,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只是关注于结果,但是具体要怎么实现能不能实现,我们却不是很清楚。万一它实现不了或者是难度比较大,那怎么办呢?所以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达到结果的过程,把目标进行细分,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
所以需要落实体系,那么怎么落实体系呢,首先要制定,比如说我要学习英语,那么每天每日一句每天进行配音,每天其实只是需要花10分钟的时间,而对于阅读和写作来说也是一样的,每天一本书每天几千个字的输出。视觉笔记也是一样每天进行,或者说是一个礼拜至少进行4次视觉笔记的输出。那么这些都是体系,也就是说是坚持的一个过程。
习惯发挥作用的原理,有4个层次揭示,渴求反映奖励,其中奖励又可以再回归到提示,继续下一轮的4个阶段形成一个闭环。渴求指的是状态的变化,反映指的是行为和思想上对该类事情的反应。奖励是指满足了人的基本需求,或者说是得到了收益。
习惯发挥作用的原理,其实我认为也是昨天提到的好好思考中的一个模型。比如说在养成好习惯的时候,提示也就是显而易见的事情,第2步渴求就是让这个习惯变得很有吸引力,第3步反应则是让这个习惯简便易行,第4步奖励是使这个习惯的养成会使得我们非常愉悦,而如果是改掉坏习惯的话,则是第1步提示,让这个习惯觉得不容易被察觉,第2步的渴求则是让他缺乏吸引力,第3步的反应则是让这个坏习惯难以实施,第4部的奖励则是使得这个坏习惯非常的厌烦。
对于这个模型还能不能用于其他的方面呢?是不是经济学上也可以用到这个模型,比如说在商场卖东西,就可以把一些想要推销的东西或者是打折的东西,放在显而易见的位置,而且通过一些打折的广告或者是具有吸引力的包装,使得消费者显而易见,让他们产生吸引力,而这些东西的商品的旁边可以放在随手能够拿得到的地方,这样子就使得购物非常的轻松,当他们买走之后也会让他们觉得心情很愉悦。
习惯了叠加,也就是说,一个新的习惯要跟已有的,就习惯要关联起来绑定在一起,这样子的话,当我们在旅行旧习惯的时候就会触发新习惯,从而使得新习惯具体化饮食的新习惯容易形成。
社会规范的吸引力,我们在社会中最容易模仿三个群体的习惯,哪三个群体呢,第1个是亲近的人,第2个是群体中的大多数,第3类是有权势的人。显而易见,亲近的人是我们最容易模仿的,那么我们像我们的社群,它其实也是构建了一个这样的氛围。使得群体具有同样的属性和归属感,那么我们身处在这样的社群中,在其他老铁或者是小伙伴的催促下,使得养成一个新的习惯也变得更加容易。
而对于第2类群体中的大多数,其实对于这一类群体的习惯并不一定是好习惯,假如说整个群体走歪了,比如都是一群抽烟喝酒的人,那如果你自己不抽烟不喝酒,那可能就会成为异类,就会被这个群体所排斥,那为了融入这个群体,成为这个群体的大多数人只能抽烟喝酒,可是这种习惯并不是好的习惯,所以群体中的大多数人这种社会规范未见得就是好事。
对于第3类模仿有权势的人的习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有权势的人或者说是有钱的人跟普通人想法肯定是不一样的,那么其实我们就是要学习他们的这种想法,让我们的思维和认知能够尽量地向他们靠近,以有钱人的想法认知出发,那么这样子才可能更可能成为有钱人。
在养成习惯的时候,必然会碰到一些高难度的习惯,比如说,我的目标是一年,每一天一本书也就是365本书,你会觉得这个习惯其实还是有点难度的,如果某一天没有读的话,那么可能就会放弃,这个时候怎么办呢?面对高难度的习惯就需要我们以积极的内心去面对这件事情,比如想如果我阅读完这366 15本书对我来说有什么样的帮助,我可能会嗯想好好思考中陈甲说的那样构建了一个知识网络图,然后脑中形成了很多的模型,而且对这些模型可以进行连接,形成多元的模型,而不是单个学科的应用,那么这是非常有益的,无论是学单纯的某一门课程,还是把它迁移到其他的课程上,嗯,在学的过程中会变得轻松很多。
很多时候我们想养成新的习惯,比如说我想要运动,想要养成运动的习惯,那么我可能就坚持了几天,有可能就坚持不下去了,那么怎么使得新习惯养成,这个新习惯需要多久呢?其实是需要我们不断的重复的,并不是说我今天跑了三米,明天跑了5米,后天跑了6600公里,再后天再跑了10公里,这样子就可以养成新习惯,新习惯的养成是基于频率,也就是说我这个月每个月跑,每个月的每一天都在跑步,那么很容易就形成习惯,而不是说。加起来每个月跑60公里,我今天跑了多少,明天跑了多少,后天跑了多少,有可能我就四五天我就已经跑完了,但是这样子不足以形成新习惯。哪怕我每天只跑500米或者是800米,但是我每天都在跑,那么这个形成新习惯的可能性会大于每个月制定几十公里的目标。因此频率更重要,而不是量,那一般来说性习惯的形成一般是一个月左右。
在养成新习惯的过程中怎样使得事半功倍呢?
可以通过环境的设计,尽可能的减小,所产生的阻力使得事半功倍。比如说我想要阅读,每天阅读一个小时,阅读一本书,那么我可以通过,早上早起的一个小时坐在书桌前让我形成这样子的习惯,也让自己具有压迫性,坐在书桌前就代表着我就要开始读书了,而不是坐在床上看书,因为坐在床上看书的话很容易昏昏欲睡或者是走神,这样的环境不利于阅读。
对于一个新习惯,我们一开始的时间不要超过两分钟,这句话的本质意思就是说再形成新习惯的过程中,一开始需要简单和连续就可以了,让自己感觉到良好,不要觉得这件事情很困难等到养成习惯之后再慢慢的再加增加难度都是可以的,最主要的是这个习惯首先养成的过程。
当然有可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会使得习惯一下子崩溃,那么怎么快速恢复呢,快速恢复的方法是不要出现第2次就如我们进行打卡来说,假如某一天我有事不打卡了,第2天如果我不坚持的话,我可能就一度就放弃了,真的就是这样子,因为我切身体会过,因为感觉自己好像跟不上,但是如果一开始就跟上,可能后面就会全部坚持下来,所以在养成新习惯的过程中,快速恢复是至关重要的,不然很可能就会放弃掉。
嗯,习惯契约是我在这本书中看到的,嗯,突然跳出来的一个词,其实跟我们平时在社群中要求大家交押金一样的道理,膝关节的意思就是通过口头或者是书面的协议,声明我要养成什么特定的习惯,一旦违背就需要进行责罚,而这个责罚是由小伙伴来进行协议签订的,那在授权中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向管理者承诺,我们要完成所有的打卡,一旦没有完成就需要受到责罚,也就是押金就拿不回来了。嗯,目前看来我觉得习惯契约是一种非常好用的东西,通过这种形式使得小伙伴都比较有压力,会尽量的去完成整个流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