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去逛超市,看到有款方便面做活动,买一大包送一个碗,一包五袋,碗就用胶带粘在上面。想到好久没吃过方便面了,五袋算是不多不少,更重要的是那个碗看起来很不错,就顺手买了一包。
回去之后立刻烧水煮了一袋,又加了一个鸡蛋,几片白菜叶,出锅后夹一筷子尝了尝,不禁感慨:久违的“美味”,还是熟悉的口感。
此前由于道听途说吃方便面有各种各样的坏处,于是决定向方便面说再见,随后在很长时间都对其“敬而远之”。后来特意去网上搜寻了相关的信息,发现方便面并没有像有些人说的那么可怕。
比如它并不是完全没有营养的垃圾食品,只不过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不高,尤其是风干的蔬菜包或肉包,里面的维生素等营养元素已经所剩无几,但若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它要比街边小摊和快餐店的汉堡薯条等快餐食品更有安全保障;
再比如它里面的添加剂是为了延长面饼的保质期,这种防腐剂是按规定使用的,并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而且有些方便面本身并不含防腐剂,因为干燥、高油、高盐的特性使得它本身就不怕腐败。
虽然以前称不上多么爱吃方便面,但至少这些信息可以使我消除对方便面的误解和偏见。
不得不提的是,方便面里的确含有很多的盐分和热量,经常吃会导致营养不良,肥胖等问题,但这些问题其实不用去担心,因为生活中那么多美食,为何要一直盯着方便面不放呢?

回想过去,方便面常是用来在家里当夜宵或在学校“改善”口味的。
在家里吃自然比较讲究,鸡蛋青菜白菜等是标配,若刚好赶上冰箱里还有没吃完的虾或牛肉,外包装上的图片就不再是“仅供参考”,更不用担心营养均衡的问题了。
在学校吃的时候当然简单许多。
记得曾经一位朋友给我演示过一种“懒人”吃法:袋子撕开,把料包撒进去,再把烧好的热水直接倒进去,捏住撕开的口子,等个一两分钟,然后一手提着袋子,一手拿着筷子就吃起来。我学着吃过一次,很不方便,也顾忌到热水烫着塑料袋,一定不是百分之百安全健康,于是再没那样吃过。
大学时候有段时间因为实在不知道去食堂吃什么,遂在网上买了一箱方便面,每天必有一顿饭是吃泡面,有时还拿来当夜宵,以致于有位同学每次见我吃泡面都说我快把自己吃挂了。后来连吃了大概一周,终于吃烦了,每次看见泡面都觉得不舒服,就把它塞在了桌子下面,再没吃过,之后再去食堂吃饭,忽然觉得到处都是美味。
所谓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后悔莫及。还好当时我并未失去食堂的那些美味,更是庆幸那几天的“吃泡面之旅”没给我的身体健康带来太多的问题。

关于方便面,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是:曾在一节外教课上,回答问题需要用到“方便面”这个词,我一时想不起来用英语怎么说,就模仿外国人说话的腔调用汉语说出了“方便面”这三个字,说完后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外教笑了笑,善意地告诉我方便面是“instant noodles”,我就这样记住了方便面所对应的英语单词。
既然是“即时面条”,自然少不了撕开袋子捏碎就吃的这种吃法。
过去会把袋子撕开后,拿出里面的料包,捏碎面饼,再根据口味适当撒进料包,捏住袋口上下晃匀,然后一块块捏着吃,同样觉得津津有味。最后还会把剩下的碎渣渣倒进手里,轻轻吹走调料,一点点舔着吃,或者干脆一仰头倒进嘴里,往往会觉得齁得慌,然后开始咕咚咕咚地大口喝水。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略显幼稚的吃法,也早已变成了回忆。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新年的脚步也越来越近。繁忙的春运将至,回家的火车上,更是少不了泡面的身影。我从未在火车上吃过泡面,一来觉得麻烦,二来是不太喜欢密闭的车厢中弥漫着的泡面味。但我没有权利阻止他人去吃,尤其是那些长途跋涉的人们,一坐就是二三十个小时,于他们而言,方便面或许是用来充饥的最方便实惠的食物了。
桌子上剩下的四袋方便面,吃完之后,短时间内就不再买了,还是乖乖去吃饭为好。想想过年时爸妈做的美味的饭菜,心里就馋的不行。
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祝大家2019新年快乐。也祝愿人们都能够买到回家的车票,顺顺利利地与家人团团圆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