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7第11拆作业选自《拆出你的沟通力》与有情绪的人沟通时的几点建议
R: 当我在难过或者受到伤害时,我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别人的看法,那样只能让我感觉更差。过分同情让我觉得自己太可怜;提问让我产生防范心理;最激怒我的是说我的感受毫无道理。这时候我通常的反应就是:“算了吧,再说下去还有什么意思? 如果有人能真正愿意倾听,认同我伤痛,给我机会让我多说说我的困扰,我会感到没那么郁闷和困扰,也更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1、全神贯注地倾听。2、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3、说出他们的感受。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I:悲伤难过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一个拥抱和一双耳朵,而人们却习惯于给出一张嘴巴分析、建议、大道理,这不但不会让人感觉被支持,反而会想关上沟通的门,感觉更加郁堵。对成年人如此,对孩子也是如此,在孩子在负面情绪中时,帮助他们面对负面感受的四个技巧是:1、用心聆听;2、认真回应;3、帮助孩子为感受命名;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孩子的愿望。
A1:现在,大多数时候我对孩子都能够做到了,但如果我特别沉浸在自我的事情里,有时候还是会忘记。昨天晚上我在公司练球,下周就要比赛了,我们练得比较晚,练球的时候我把电话放在集中放包的地方,中间有想过孩子可能打电话,但一开始打球就没顾得上。七点的时候,我接到孩子电话,她在电话里哭着说妈妈,我一个人在家害怕。我那个时候一下子很担心,很焦虑,只想帮她拿走害怕,我提出了建议:我以为你在练琴呢,你怎么一个人在家啊?要不你去琴房练琴吧,琴房有老师你就不害怕了。孩子说:“我不去,我不想去”我说那你害怕怎么办啊?孩子说,你都不接我电话。我继续讲道理、分辨:“我以为你去练琴了,再说我跟你说过我要练球嘛,你干吗不去练琴呢?”孩子呜呜的哭着跟我说:“妈妈,我都练过琴了啊"。这时候我还继续:“那你去楼下壮壮弟弟家吧”孩子说不去。我问:那怎么办啊,我现在还没结束呢。孩子在电话里说:“那你练球吧,我看会电视就不害怕了”。
A2:如果时光倒流,我会首先听孩子的说:“妈妈,我一个人在家很害怕”。认真回应并且说出并接纳孩子的情绪:嗯,都晚上七点了,天都黑了,还下着雨,一个人在家确实容易害怕。真希望我一下子就能飞回你的身边,给你一个大熊抱,然后搂着你看电视或者陪着你一起看书(用幻想的方式来实现孩子的愿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