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巴茅郭老曹,我独爱老,即老舍。最近看他的短篇集《月牙集》,写的都挺好,都说小说是隐秘的历史,这一本就是很好的范例,讲的都是乱世中的底层小人物是如何求生的,看着别人苦难,就感觉自己很幸福,跟看灾难片一个道理。
其中一篇《不成问题的问题》,去年被拍成了同名电影,反响不行,票房也不行。我看了,拍的确实也有点走味。看小说就好多了,主要讲丁务源作为一个战争年代的小人物的处世之道与处事之道。他所处的环境有点像官场,损公肥私横行,暗讽当权者。次要人物秦妙斋,尤大兴的身份背景,以小窥大,展现时代背景。
我最喜欢小说中对丁务源的刻画,真是绝了。复杂人物的复杂心理,复杂行为,行云流水,娓娓道来,这都是老舍的功力。
相比之下,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就逊色很多,对人物刻画不够精准,虽然范伟的演技没有问题,但导演的选材和对白还是有不少问题的。尤其主题不明确,莫名其妙加入爱情戏,让一女子和秦妙斋闪恋,还有吻戏,跟主题完全不符,看着别扭。
还有,小说中写了一场股东大会的场景,电影中没有,这个股东大会虽然没有丁务源,但他却是股东们口中的主角哦,未见其人,先闻其形,这么好的出场方式,导演为啥不用咧。
秦妙斋自诩为“宁夏第一才子”,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是宁夏呢,故事发生的树华农场可是在四川的一个山沟沟里啊,电影中也这么说,却始终没有交代为什么是“宁夏第一才子”。估计,这是老舍的小九九。
查资料,才知道老舍在战乱年代,流亡到宁夏过,估计在那里发生了一些故事,让他有了塑造秦妙斋这个角色的素材。
说到素材,发现现在很多导演在挖过去一些经典短篇进行电影改编,而且这些被改编的短篇字数往往都在1到3万字之间。
比如《七月与安生》,比如《黄金时代》(据说正在拍),比如《阳台上》。这些短篇对人物的情感挖掘得特别深,挖得深的结果就是人物性格呈现出复杂性,复杂到说不清楚,于是只能展示出来,让读者和观众自己去体味。
读者和观众看完,往往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似乎每个人的还不一样,也许,这就是好小说和好电影的一个特征吧,能够拓宽你的认知,延展你的感知。让你能够看到物质世界里流动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