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翻看微信朋友圈,被大家的十八岁刷屏了,一张张面孔笑魇如花;照片上那些漂亮的少男少女现在大都是中年人——是一群和我一样想逮住青春尾巴的,00后眼里的叔叔阿姨们。
大家怀恋十八岁的青葱岁月,或许是因为十八岁活力四射,心中装有梦想和远方;而现在的有关十八岁的回忆,则是对渐行渐远的青春的一种挽留与缅怀。
十八岁已过去了好多年,我不禁问自己,你是否到了十八岁的远方?
中师二年级下学期我开始自学汉语言文学专科课程,接触到了很多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激发了我对文学的热爱;市上组织的一次高职中学生作文大赛又恰逢其时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梦想着成为一名作家。于是我写诗歌,写散文,写小说,自己写给自己看。但梦很快就醒了,中师毕业后,从我们那一级开始,说好的工作包分配没有了。十八岁的我在偏远的小学代课,拿着养不活人的300元代课金。把骚动的心安放在山旮旯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焦虑和孤独像虫子一样折磨着这个青年。那时再也没有什么梦想,只有焦虑,一个人躺在板凳或是床沿上苦闷的那种。如果不是因为父母的挽留,或是感觉外出谋生对不起拼命供我读书的父母,我就只身去了沿海城市。漫长的两年煎熬之后,我总算进入了编制,但六百多一点的月薪很快将我获得稳定工作的兴奋劲头淹没,我感受着现实生活的艰辛。父亲过生日,我竟然没有钱给他买第二箱酒招待客人——一箱并不贵的酒,即便省吃俭用几个月也攒不够年货钱,更不用说我家那扎在半山腰的“窝”想要挪动是遥遥无期的。高晓松说:“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要我说,一个贫困地区的农村孩子,眼前的苟且都无法周全,哪里来的诗和远方?在别人家的孩子还在做梦的年龄,我选择用梦想去换更好的生活。我把自己写的稿子和读的书都收起来,做多种兼职去赚钱,直到家里条件稍微改善。
这么多年过去,我甚至忘记了十八岁的远方;但如果说十八岁之前的梦想只是一个前奏,那么我幸运的是在父母浓浓的爱意中坚持下我完成十八岁远行之歌的前奏。
小学从读四年级开始,我每天上学来回要跑近10里路去上学,算来每天都是在坚持跑一段马拉松。这期间,父母承诺兑现的油炒玉米干饭,既保证了我们的营养,也给了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上中学后,我们每周都要翻童子垭、水祀垭两座大山,两座山直耸云端,两上两下之后,衣服裤子早已经湿漉漉的了。冬天,在童子娅沟口就黑了,还需要摸黑走上五六里公路,然后在我家山脚下的公路上迎着接我们的母亲。现在想想,或许当年每一次能坚持出发与返回,都是因为深信在最后的那一段有一个坚持等候我们回家的人。初三时转至石门中学读书,父母缩衣节食,每周都保证我们每周的15元钱。九九年,我们兄弟双双考起高校,父母努力地筹钱,让那时自尊心特强的我,竟很自然地穿着一双拖鞋去学校报到。小学,中学,中师,哪一个环节缺少坚持的毅力,都不会有一个完整的前奏,也不可能奏出远行的乐章。这前奏也让我明白:每一段努力演出的前奏,都可能会引出一段精彩的乐章,就像是故事中高潮的出现,总需要一个又一个的情节来铺垫。
十八岁后的下一个十八岁,我用梦想换生活的琐碎与苟且,多年过去,我没有到达十八岁的远方;但是庆幸的是我一直很勤奋,没有止步不前,终于走出了大山,在县城扎稳了脚跟,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尽管我没有,可能永远也到不了我十八岁的远方,但我的每一次努力都会成就更好的自己。
前两周,我与女儿安康,陪她看了《寻梦环游记》为米格尔追求梦想的行为感动得热泪盈眶,女儿问:"爸爸,你的梦想是什么?我告诉她我曾经的梦想是写出好文章。
在2017年的最后一天,我告诉自己:任时光流转,拿起十八岁的勇气,让我们去迎接下一个十八。怕什么!日日行,不怕千万里;走起来,寻更美风景。
二0一八年,让我们重新启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