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了崔先生的赠书。随书赠送的,还有一份不菲的礼品。赠给我书的崔先生,是过去二十多年县里的一位老领导,后来调到了市里。他寄来的书,古朴的封面设计,宽A4纸的尺寸,厚胶版纸的印刷,捧在手里,分量极重。因为对书的喜爱,和对人的敬重,这本厚书,我捧在手里,如获至宝。
与他相识,因书结缘。2020年的疫情,让很多人感到出行不便。但凡事有弊也会有利,有利定然有弊。我呢,正好把空出来的时间,用在了读书和写作,倒是认真地读了几本好书,写了几万字的东西出来。
有一天,吕老师打我打电话,请我写一篇书评。她特别隆重地推荐这位崔先生,称他文章很有意思,写的是山村旧事。这个方向,于我,是写作的重点地域,很感兴趣。加之吕老师文品人品极佳,一直让我特别敬重,便答应下来。
吕老师给我捎来了书,我一读起来,就觉得进入了书中的世界,因为书里的生活,激活了自己儿时的记忆。饲养处、大场院、牛犁马车打山柴,我都曾经特别地熟悉,就像自己又回到童年时的家乡,去东家西家串门,到村南村北劳动。
书评写好了。发表在了《赤峰日报》上。崔先生第一时间通知我,把他照下的报纸照片发给我。后来,又发来一张。我不明原因,打开一看,确实不一样。后来发的那张,报纸是无比平整的,听说还是报社的一位资深编辑帮忙精心制作的。
疫情形势松了一些,有一位报社的老乡回家探亲,崔先生就托他为我捎来一些自己出的书,有林业的专著、有长篇小说,那上下册的《山村旧事》又捎来了一套,并在扉页上,特别写了一段赠言。
今天又收到了崔先生的书,让我感到特别欣喜。既为崔先生出版新书高兴,又为崔先生这么看重与我交往而感动。
诗书漫卷,心潮起伏。岁月深处,情意不老。我不由地想起了2020年以来的书缘,真是不浅。天南地北书相聚,文美意丰趣味长。
除崔先生外,还有王主席的《纵马草原》、丁先生的《记者笔下的赤峰60年》、张先生的一套文集、梁部长的《平仄》、顾先生的父亲、母亲系列散文集。
到北京去学习,见了尹先生、陈先生、何先生等大家。何先生特意赠我一本《北京文学》,上面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寻道深山》,这是一份特别的馈赠,不光得了书,还可以拜读到他的美文。101中学的王力鹏主任,赠了几本教育专著,让我回来仍可继续学习。
到青岛去跟岗研修,得到了原校长、崔校长的赠书。齐鲁名校长的教育思想,尽在其中,拜读深思,无不大赞。后来,同校的谭老师再去跟岗,青岛支教岛岛主李老师又嘱她捎回一书,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书里,有文字闪光,有情感蕴含,有期望殷切。
去海口参加全国的课题研讨会议,因单位事务忙,去得太晚,换了一家宾馆。房间里是有书的,那几天,便把这书读了个大概。书是宾馆老板所著,因为喜欢,走的时候,特意询问领班,竟然答应赠送一本。
一本书,总能翻开一段回忆;一本书,总能打开一片天地;一本书,总能给人带来一份温暖;一本书,总能让人为之心动。
网上,有一档特别好的节目,同事刘大哥曾经推荐给我,就是《一本好书》。听主讲人荐书,观演播者读书,赏交流者讲书。书,是有生命的,也是有灵性的,是有风骨的,也是有情怀的。
相遇,是缘;相惜,亦是缘。愿每一份书缘,都能馨香永远,润了心田,暖了家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