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页:然此我又最易于识,即此说话者是,即此拈花者是,即此微笑者是,即此大众罔措生疑者是。故曰一识此我,大事了毕,又曰识得便休。休者,乃我既得此极则事,彼世法佛法都无用处,随缘度日,成佛而已。
33页:天下哪件事不是我作出来的,则天下哪一件事不是我?今在拈花一事上指出,即是在万事上指出。
34页:佛在给孤园四十九年说法,惟饥来吃饭,困来打眠一无事闲人。说法时亦无事闲人,只教人不要热忙。不得已传人一陀罗尼也,是诱你到无事上,不是要你执法以尽此生也。今拈花示众,才是世尊度人本念。因说一切经教已久,不得已谓之教外别传。别传者,正传也。扫尽一切,独显此我,无事去即端坐成佛。
34页:只要无事,从减事起,外减一切事,内减一切念,减得尽便是佛。众人是增,故曰众生。
35页:此我无相,自无始以来所受之身,皆是无相之我所发如幻的泡影。凡一切形相并此身皆如幻非实,即此心、此识亦如幻非实。以如幻之心、之识、之身,造如幻之善、之恶,得如幻之罪、之福,而茫茫然迷此我于生死之中,至将来受无穷无尽之苦,不亦痴乎?
36页:能刻下自返此无相之我,而顿歇之,再不去行履往昔如幻之事,当下即佛,何用修证?虽往昔所造,有罪有福,皆空无所住,而任我逍遥。彼罪福于往昔缘我而不能离者,盖我有心有识故也。今既知只有无相之我,则如幻之心识顿离,而罪福又何有哉?

网友评论